專題報導
2020秋季論壇會後報導
冒險治療是什麼?跟體驗教育一樣嗎?青少年階段已經這麼喜歡刺激、容易會有衝動行為,為什麼還要鼓勵他們,讓他們去做「冒險」的行為呢?這些疑問就是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謝智謀教授,在1998年帶著冒險教育治療理念回台傳播時,所面臨的挑戰。現在就讓我們跟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台大兒家中心),與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合辦的秋季論壇「街頭 • 山野 • 冒險少年: 冒險治療國際研討會」來一探上述的答案,並了解一下,冒險治療到底對於有成癮行為的青少年有什麼影響吧!
秋季論壇共計200人現場參與;100位國內外專業人員線上參與 (攝影/AAEE)
「正因為青少年階段喜愛刺激活動,若不用正向的冒險活動帶領他們,他們也可能自己尋求非法的刺激」
謝智謀教授在他的專題演講中提到這個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林群醫師則從腦科學角度分析,青春期的孩子因為腦神經發展階段的特性,也就是掌管計畫思考、衝動控制(可想像為煞車系統)的前額葉,到25歲才會日趨成熟,因此這階段的青少年受到酬賞中樞的影響最劇烈,只要是能夠獲得立即滿足或獎勵的行為,他們就會採取行動。這也是為什青少年相較於成人,更容易對刺激較強烈的網路、菸、酒、毒品等上癮的原因之一。呼應謝教授的論點,成人甚至是家長的責任,就在於如何把優質的夠刺激活動介紹給青少年,既能不壓抑他們尋求刺激的本性,又可盡情地抒發無限的精力,如此才能從根本預防青少年的成癮行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謝智謀教授倡議冒險教育治療 (攝影/AAEE)
另外一個對成癮行為的迷思是,接受成癮治療一定就是日後不再復發,或是不再使用成癮物質才算是「康復」嗎?答案很顯然不是。舉個簡單的例子,高血壓患者接受藥物治療之後,就不會有高血壓的症狀了嗎?哪天大魚大肉突然血壓又高起來了,是否就是宣告治療失敗?如果各位的答案為否,同樣的邏輯,為什麼我們總希望成癮者「不再」使用成癮物質呢?現行的美沙冬替代療法,治療方向其實是在於有效「控制或減少」使用成癮物質的頻率及強度,希望成癮患者能恢復部分或全部的社會功能。因此,我們是否能對成癮患者的戒癮治療路程有更多的理解及包容呢?
用「為什麼你這麼痛苦」取代「為什麼你會物質成癮」
長期耕耘冒險治療的兩位國際治療師Tony G. Alvarez及Matt Hayes在這場研討會中分享到,人類的大腦有自我調節的能力,當人們習慣了藥物(或物質)獲取立即性的酬賞,自我調節的能力就會逐漸下降。舉一個大家日常的例子說明,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透過咖啡因提神,但在咖啡還沒問世以前,人們難道就沒有其他的提神方法嗎?當然有,可能是出去跑個幾圈、站起來走一走,或者是多捏自己幾下,但這些方法可能不見得每次都奏效,甚至需要一段時間才看的到效果。相較之下,一杯咖啡就能幫助昏昏欲睡的我們立刻提神,久而久之,大家也就選擇了這條「捷徑」解決疲倦的問題。對於物質成癮的青少年邏輯也是類似的,他們只是選擇了一條尋求快樂的「捷徑」,但這個選擇的背後卻透露了,也許他們的生活很痛苦、人際互動出了問題,甚至是社會結構下的因素,而使用不良物質卻是他們眼前僅有的選項。
除了藥物治療,還有哪些治療方法可以幫助成癮兒少?
沒有一種特效藥可以解決所有成癮者的成癮疾患;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不斷的嘗試以案主/病患為中心的混合療法。這是對患者的尊重,也是建立彼此信任感的基礎。一旦有了信任感,成癮兒少才會願意配合社工、諮商師、醫師、毒防一線工作人員,甚至是冒險治療的引導員的帶領,好好落實處遇計畫,以及後追機制。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冒險治療到底對成癮兒少有沒有效用?這個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但單純的體驗教育並不等於冒險治療,一個完整的治療團隊應該包含社政、心理、衛政及醫療等專業工作人員組成,不是區區10-30分鐘的體驗活動就能帶來療效。因此,若您也想加入這個助人團隊,歡迎與台大兒家中心或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聯絡。
台大兒家中心馮燕主任(右)開幕致詞 (攝影/AAEE)
如果您想要知道更多論壇的內容,歡迎點選連結下載檔案(為維護原作者的權益,請您運用及分享檔案時審慎使用,未經作者書面同意,請勿轉載或引用,若經同意轉載、引用,請務必註明出處來源且勿運用於商業行為。)
2020秋季論壇手冊檔案下載請點我 (國外講者簡報尚未取得公開授權,故僅上傳國內講者資料,敬請見諒)
【聯絡我們】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
電話:02-33661255
電子信箱: ntucfrc@ntu.edu.tw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
電子信箱: AAEE@asiaaee.org
新聞集錦
- 北市攜手中信基金會反毒 推虛擬實境融入教育 MORE
- 「人口負成長」提早兩年報到!國發會:「生死落差」估達2萬人 MORE
- OECD跨國調查:疫情再起,「這三件事」最讓全球青少年擔心 MORE
- 惡質幼兒園揭露!全台幼兒園違規紀錄 教保網可查詢 MORE
- 一滴血篩檢聽損兒 科技部助父母掌握黃金治療期 MORE
- 教育現場:跳樓未遂的孩子,他,不一樣 MORE
- 妥瑞症會引發幼兒強迫症?醫師:不當管教也會導致強迫症 MORE
- 給子女新生入學假、畢業典禮假假… 企業善待員工 離職率下降 MORE
- PMMA害3命 警:毒性搖頭丸4倍藥頭誑追流行不是吸毒 MORE
- 學生翹課待撞球場無法可管 體育局承諾著手研議法規 MORE
- 強力搖頭丸害3少年喪命 檢起訴販毒集團3男 MORE
- 影/製毒工廠鬼月開工 哈密瓜口味搶雙北年輕族群 MORE
- 育兒、托育擬加碼補助 民團反對 MORE
- 【生產再發現】諶淑婷/如果生產第一個月,每個人都有伴侶在身旁 MORE
- 葉靜倫/被踢皮球的孩子(上):政府將兒少安置「委託」喬成「補助」? MORE
- 葉靜倫/被踢皮球的孩子(下):不在機構也沒回社區,孩子哪去了? MORE
- 自保之道2:認清網路陷阱|父母五做法,保護孩子上網安全 MORE
- 不可不知的「兒少性剝削」,網路惡狼如何防? MORE
- 網路誘拐6警訊,提早發現孩子網路交友不慎 MORE
- 20歲以下小媽媽懷孕很緊張 婦團提供生產支持 MORE
- 從網路諜對諜到好奇視角...避免孩子失蹤 親職也要升級 MORE
- 疫情時代下父母的數位教養問題!宏碁基金會調查:近八成家長感受孩子有3C成癮狀況 MORE
- 聯合報社論/小英加碼育兒津貼,將殺死賴清德的準公托 MORE
- 如何避免把焦慮情緒「傳染」給孩子? MORE
- 校園被爆成染毒熱點 北市:轄屬學生涉案數已降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