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兒少中心 NTU CFRC
 
電子報
2020.11 第80期 

專題報導

「還記得你的第一口酒嗎?」—未成年飲酒對成年後身體健康的影響

根據調查發現,2016年全球人口中,有12%的男性死亡原因可以被歸類為飲酒所造成的傷害,而女性僅有3.8% (GBD Alcohol Collaborators, 2018);相較於女性而言,男生比較容易受到酒精危害的影響。在澳洲研究指出,造成15-24歲男性非自然死亡原因主要為自殺、自傷以及酒精成癮(AIHW, 2020),其中,酒精成癮會造成的社會成本最顯著,包括飲酒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司法事故以及健保金額的額外出等((Manning, Smith, & Mazerolle, 2013)。澳洲的研究單位為深入了解15-24歲澳洲男性飲酒的原因,澳洲家庭研究機構(Australian Institute of Family Study, AIFS)從2013年起進行青年男性酒精使用的追蹤調查。

研究顯示,澳洲10-14歲男性有超過20%有喝酒的經驗,而這些飲酒的男性中,往往會因為同儕壓力而喝下人生中第一口酒。此外,更有10.6%的青少年有持續飲酒的習慣。而台灣的情況如何呢?根據臺大兒家中心2017-2020年在基隆市進行的兒少健康調查,11-12歲的國小高年級男性學童約15%曾有喝酒的經驗,7~8%的高年級學童最近12個月內仍有持續飲酒的習慣。而到國中階段(13歲)使用酒精比例增加到19.7%,且11%在最近12個月內仍維持飲酒的習慣(表1)。雖然有將近20%的13歲青少年自陳有喝過酒,但在這些有喝過酒的青少年中,也有47.1%表示他們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酒精。

根據澳洲研究發現,隨著男孩的年齡漸長,飲酒習慣的風險不只是使用過量,還包含了風險性性行為、肝臟疾病與心血管疾病,且這些未成年就使用酒精的男性患病率更高。隨之影響男性成年後的健康以及使用酒精的習慣。研究發現,在青少年階段因為自我調節能力不足者,容易對酒精產生依賴,並且在成年後對酒精成癮(Collins, 2016),更甚者會開始濫用其他物質(Brown, Rice, Rickwood & Parker, 2016)。透過澳洲的追蹤研究發現,未成年飲酒的青少年男性會導致成年後過量飲酒、心理健康狀況較差,同時伴隨憂鬱、過度焦慮以及個人幸福感指數較低的傾向,總體的生理健康狀況也相較於未飲酒或是低風險飲酒的人差

回到台灣的經驗來看,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尤其是青春期早期,經常因為社會環境因子,導致兒童接觸酒精,我們稱之為「增強社交行為」(例如:同學的生日會、慶生會),電視與網路媒體也讓青少年對酒精產生正向期待(例如:增強特定人際連結),這些往往會造成青少年對於酒精產生錯誤認知。陽明大學陳娟瑜教授與其團隊透過「兒童酒精相關經驗追蹤計畫(Alcohol-Related Experiences among Children, AREC)」發現,每周觀看電視與網路媒體14小時以上的6-8年級孩子(約12-14歲),會產生酒精的正向期待。

有鑑於國內外青少年飲酒習慣的盛行,目前對於青少年青春期早期的酒精使用預防政策建議,包括外在策略:透過定期監測兒少周圍的社會危險因素(Chen, 2020),以及內在策略:透過在國小、國中階段融入認知與行為的強化課程(如:本中心研發的PILOT系列正能教材),提升兒童心理素質,加強自我調節能力,進而增加對酒精及各種有害物質的自制能力,以減少青少年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傷害

【聯絡我們】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
電話:02-33661255
電子信箱: ntucfrc@ntu.edu.tw

--

參考文獻

  1.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Health and Welfare. (2020). Alcohol, tobacco & other drugs in Australia. Canberra: AIHW. Retrieved from www.aihw.gov.au/reports/alcohol/alcohol-tobacco-other-drugs-australia/contents/introduction
  2. Brown, A., Rice, S. M., Rickwood, D. J., & Parker, A. G. (2016). Systematic review of barriers and facilitators to accessing and engaging with mental health care among at-risk young people. Asia-Pacific Psychiatry, 8(1), 3–22. doi:10.1111/appy.12199
  3. Chen, W.T., Wang, N., Lin, K. C., Liu, C. Y., Chen, W. J., & Chen, C. Y. (2020). Childhood social context in relation to alcohol expectancy through early adolescence: A latent profile approach. 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208, 107851.
  4. Collins, S. E. (2016). Associations between socioeconomic factors and alcohol outcomes. Alcohol Research: Current Reviews, 38(1), 83–94.
  5.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 Injuries and Risk Factors Study (GBD) Alcohol Collaborators. (2018). Alcohol use and burden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 Lancet, 392(10152), 1015-1035. doi:10.1016/S0140-6736(18)31310-2
  6. Manning, M., Smith, C., & Mazerolle, P. (2013). The societal costs of alcohol misuse in Australia. Canberra: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Criminology. Retrieved from: aic.gov.au/publications/tandi/tandi454

學術成果

時事評論
  • 薛承泰/台大悲歌 MORE
  • 薛承泰/90後的青貧危機 MORE
  • 薛承泰/挺過挫折 就是機會 MORE
國際新知
  • 研究:全球氣溫升高 孕婦早產與死產風險俱增 MORE
  • 新澤西州公投通過娛樂用大麻合法化 可挹注歲收 MORE
  • 封城失業帶來憂鬱,「心理健康」將成疫後重建要務 MORE

新聞集錦

  • 「笑氣」列管上路 非法持有可罰30萬、致死重罰千萬 MORE
  • 北市查獲首宗網路販售笑氣 開罰6至30萬 MORE
  • 跟進桃園列管笑氣?北市府:行政命令比較快 10月底公布 MORE
  • 重塑品格教育向霸凌宣戰 以服務精神取代管理思維 MORE
  • 網紅世代教養調查: 7成小孩每天看YouTube超過1小時,僅4成家長知道小孩追什麼Youtuber MORE
  • 智慧臨停讓家長接送學幼童 新北111年全面上路 MORE
  • 《無聲》的性暴力繁衍:性侵受害者為何成為新加害者? MORE
  • 念名校一樣有「高風險」?過度強調個人成就,孩子身處「壓力生態圈」 MORE
  • 離婚爸媽新課題 婦團出書教當「合作父母」 MORE
  • 你是失控的父母嗎?記得先處理好情緒,再考慮如何教養孩子 MORE
  • 小劉醫師:別再問職業婦女如何在工作與家庭取得平衡了 MORE
  • 李崇建:如何和青少年展開有意義對話 MORE
  • 我們的孩子愈大愈不勇敢!你是否也在無意中扼殺了他們的發言權? MORE
  • 憂兒虐送醫才曝光 高市議員促加強社區安全網 MORE
  • 台灣早產兒達10% 中醫大學:安胎、追蹤是存活關鍵 MORE
  • 北市議員提夜間托嬰 社會局:找合適地點試辦 MORE
  • 醫生通報受虐兒比率高雄冠六都 議員郭建盟:預防兒虐不彰 MORE
  • 老化少子化人口外流夾擊 嘉縣人口本月將跌破50萬大關 MORE
  • 公幼倍增.質量提升 迎向育兒友善的暖心宜居城 MORE
  • 少子化下,台灣沒有浪費任何一個孩子的機會 MORE
  • 羅寶鴻:6歲前太常被催促的孩子,易養成暴躁、馬虎的性格 MORE
  • 孩子遇到困難就逃避怎麼辦?父母要思考的10件事情 MORE
  • 「你怎麼都說不聽?」換句話說,家人溝通更順利 MORE
  • 孩子迷網紅 爸媽最關心的18個問題 MORE
  • 今年出生人數恐創歷史新低 網:「高房價」成最強避孕藥 MORE
  • 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增 教育部強化早期辨識預防 MORE
  • 全國1年5萬對離婚 「離婚兒」成輔導缺口 MORE
  • 兒童權利公約特展故宮南院登場 16位插畫家兒權創作 MORE
  • 台大連2起憾事 衛福部:青少年3成有精神障礙 MORE
  • 兒盟調查:逾9成台灣人遭體罰 仍有6成反對「零體罰」 MORE
  • 李坤珊:預防霸凌,從幼兒教起!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