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會議 1

svg divider
日期
2021年06月10日(星期四)
時間
10:35 ~ 11:35
主題
家庭優先:在包容性成長中支持亞洲的家庭
講者

Mooly Wong 博士
助理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 社工系
香港


講者簡歷
Mooly Wong 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學社工系的助理教授,同時是一位社工師,也是亞洲家庭治療學院的臨床研究員。她的研究興趣包括兒少保護、兒童照護、團體工作、家事調解、家庭為本實踐與家庭福祉。

論文摘要
香港家庭福祉的橫斷面研究
家庭幸福指數是全球都在研究的議題,但在華人社會中,例如香港,就相對缺乏家庭幸福指數相關的研究。這項發表將報告香港家庭幸福指數橫斷面研究的成果,其中包含香港家庭在幸福指數的整體分數、各領域分數及預測因素。這項研究透過電話訪問成功地取得1,343位受試者的資料。研究發現整體家庭幸福指數 (FWI)的得分(6.23/10)落在「平均」的範圍內,整體受試者的分數在「家庭核心」的項目中(包括家庭團結、家庭健康狀況及家庭資源) 比「家庭社區互動」(包括社會資源、社會連結及工作生活平衡)的分數來的高。在中高年的受試者當中,曾受過高等教育的家庭收入會在中高水平之上;在過去一年當中,則不曾經歷嚴重的家庭危機;同時,家庭幸福指數也較高。相反地,未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家庭較常面臨低收入、或是在過去一年經歷嚴重的家庭危機。整體而言,在所有的領域當中,工作與生活平衡的表現是很差的,有從事經濟活動與低收入的家庭尤其面臨嚴重的工作家庭衝突,這些情況對於家庭政策及實務方面的影響都會在發表中進行討論。


樓瑋群 博士
總監,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
副教授,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
香港大學
香港


講者簡歷
樓瑋群博士是秀圃老年研究中心的總監,同時也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的副教授,她的研究興趣包括家庭老年學,尤其是失智症、中風或臨終老人的親屬照顧,還有老人及親屬照顧者的社會適應能力及心理健康狀況。她長期建立實證研究的研究方法,藉此來賦能給老人及其家屬,增強他們的整體家庭幸福與福祉。樓博士是《老年與精神健康》的助理編輯,也是《亞洲老年學及醫學雜誌》的編輯,樓博士曾被指派為安老事務委員會、統計諮詢委員會、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耆樂警訊中央諮詢委員會及長者學苑的會員,她同時也是美國老年學會及香港老年學會的院士。

論文摘要
和富亞洲傑出家庭工作計劃:優良的做法及影響
背景:家庭福祉的重要性是全世界皆認可的指標,強化家庭的功能及福祉一直是家庭介入的核心目標。孔子思想在亞洲國家的獨特性說明了西方的介入方式和社會服務樣態不一定能複製並套用在東方國家。為了能賦權給亞洲國家的社會服務機構來解決與家庭福祉相關的重要議題,並連同國際的努力一起改變現況,亞洲區家庭研究聯盟創辦之時,也建構了一項重要的計劃,就是和富3A計劃,以實現亞洲地區社會服務機構的良好實務技能,這項研究將檢視3A計劃中,最佳的實務方法並匯集3A計劃的社會影響力。
方法:研究方法包括資料審查及深入面談,除了審閱 3A計劃的相關文獻,也透過 PIE-ISI 的架構審閱了40份計劃文件,其中包含5輪3A計劃(2010, 2012, 2014, 2016 和 2018)的8個獎項得主。一共有4個得獎的計劃被挑選出來做深入的訪談,分別依照獎項的大小、參賽國家及參賽年份來做挑選。最後,分別使用主題分析法來解析審查資料和影響力分析法來剖析深度訪談。
結果:研究發現6個優良的實務做法,包括(1)家庭福祉的計劃原理,(2)跨領域之合作與執行,(3)嚴謹的方法來評估計劃效益及成本效益,(4)創新的介入方案設計及數位平台的使用,(5)計劃的永續性及可複製性,(6)各組織間的協作關係。研究也統整並說明各計劃對於專業領域、機構、社區和地區/國際層級的影響力。
結論:亞洲區家庭研究聯盟的 3A計劃完整地達成其「透過一個跨領域的合作平台,以強化家庭功能與提升家庭健康為最終目標」的願景和展望。亞洲區家庭研究聯盟相信,3A計劃在這個區域性組織的推動下,整體的優良實務做法成功地增強家庭的福祉,有著相當程度的國際影響力。在未來的幾年,3A計劃會展開版圖,將從3A擴展至4A,希望能強化「結盟」(alliance)的概念,加強統整、合作及實務知識分享的機會,以創造更深遠的社會影響力。


徐相穆 教授
會長 韓國社會福利協會
國際會長 國際社會福利協會
韓國


講者簡歷
Sang-Mok Suh博士目前是國際社會福利協會的會長,一個宗旨為促進社會福利、社會正義及社會發展的非政府組織,他同時也擔任韓國社會福利協會的會長,該機構目前是韓國社會福利的私部門代表。Suh博士於1988年至2000年任職於韓國國會,任職期間,他非常活躍於經濟相關議題,主要為財政、經濟及預算委員會效力。1996至1997年間,Suh博士為聯合國祕書長效力,擔任永續發展議題的高階諮詢委員。Suh博士於1993年至1995年擔任韓國衛生福利部長的期間,首次改革國家的全民健保方案及退休金計劃,並強力推行「Osung Bio Industrial Zone」計劃。1978至1988年間,Suh博士任職於韓國開發研究院,是隸屬於韓國政府的智庫,主要以研究宏觀經濟政策為主;另外,Suh博士也在1973至1978年間於世界銀行擔任經濟學者。Suh博士於1969年取得安默斯特學院的數學與經濟學士學位,於1974年取得史丹佛大學的經濟博士學位,並因為卓越的表現於1995年獲得史丹佛大學頒發的傑出校友紅杉獎。Suh博士於社會經濟領域有豐富的出版作品,他寫了許多與韓國經濟相關的書籍及文章,包括1998年出版的「Structural Adjustment in a 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y: Lessons from the Korean Experience」、2013年出版的「Welfarenomics: Road to Sustainable Capitalism and Welfare State」及2020年出版的「The Age of Balance: New Economic, Welfare Paradigm in the Post COVID-19 Era」。

論文摘要
在包容性成長的時代支持韓國家庭
韓國的家庭政策以「家庭優先,社會第二」為主流,鼓勵家庭自行解決家中的問題,若嘗試解決後依然沒有改善,且再度發生,則由政府或社會資源適時介入。家庭瓦解、低生育率、女性的勞動參與及家庭照顧缺口皆為新興的社會風險,而2005年通過的《健康家庭法》則希望解決這些家庭問題。每五年,政府都會推出以《健康家庭法》為主軸的家庭計畫,積極提升家庭與工作之間的平衡與生活品質,並努力為家庭中的每位成員創造一個快樂且公平的社會。第一階段的家庭計畫於2006至2010年執行,其提升了社會對於家庭議題的關心及意識,並建構完善的體制基礎,以利提倡整合性的家庭政策及擴大家庭支持的根基。同時,也完成應對的建設來推動家庭支持所需的硬體設備,以建立穩健的家庭政策發展基礎。第二波家庭計畫於2011至2015年執行,其擴展了家庭政策的範圍,將服務對象增加至個人、家庭、社區及國家,並強調家長的責任與婚姻合夥人關係的重要性,以提倡家庭價值,透過這樣的價值宣導,希望能預防不同類型的家庭危機,強化家庭的健康、家庭的功能及家庭-社區-國家間的合作。2016年起,第三波家庭計畫與「為每個家庭實現幸福的社會」的展望一併進行,在這個報告中,我會詳細地討論第三波家庭計劃的問題,並研析目前家庭政策發展的方向。

全體會議 2

svg divider
日期
2021年06月11日(星期五)
時間
09:40 ~ 10:40
主題
婚姻、離婚與再婚
Speakers

曲麗霞 博士
資深研究員
澳洲家庭研究中心
澳洲


講者簡歷
曲麗霞是澳洲家庭研究中心的資深研究員,她從事許多與家庭議題相關的研究,麗霞為《澳洲家庭法》(1975)修正案及家庭相關服務所提供的各種評估有重要的貢獻。麗霞有豐富的研究設計經驗,並主持許多研究案,包括家庭趨勢與轉變和分居家庭的縱貫性研究。她的研究興趣包含家庭組成、家庭分居對於生活經濟條件與個人福祉的影響,以及分居後的教養模式。

論文摘要
父母離異及複雜的家庭需求
與許多國家一樣,澳洲的家庭分居現象有日趨上升的走向,超過五分之一的未成年兒童(未滿18歲)有至少一位家長沒有同居在一起,澳洲政府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對家庭法的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修改,以鼓勵家長在考量兒童的安全下,於分居後更踴躍的參與子女的生活,這裡指的參與包括對子女的照護及經濟支持。透過澳洲分居家庭的縱貫性研究,這份發表將檢視兒童對於家長參與度的需求是否有被滿足、兒童本身的經濟福祉和防止受到家庭暴力或虐待的安全議題。


Justin Chang
助理主任
社會與家庭發展部家庭政策辦公室
新加玻


講者簡歷
Justin Chang 目前是新加玻社會與家庭發展部家庭政策辦公室的助理主任,家庭政策辦公室的主責包括監督家庭政策及法規的規劃、制定及審查,同時,也進行與家庭相關的研究,透過實證研究來強化政策及計畫方案的訂定及推展模式。Justin於2013年加入公共服務部門,在這之前,他曾在社會與健康醫療相關領域任職,包括財政部社會計劃局的職位,主要負責監督社會與家庭發展部的計畫制定、預算及整體發展。


Shermain Lee
經理
社會與家庭發展部家庭政策辦公室
新加玻


講者簡歷
Shermain目前是新加玻社會與家庭發展部家庭政策辦公室的經理,家庭政策辦公室的主責包括監督家庭政策及法規的規劃、制定及審查,同時,也進行與家庭相關的研究,透過實證研究來強化政策及計畫方案的訂定及推展模式。她先前曾在社會與家庭發展部的康復與保護政策辦公室任職,該辦公室負責監督與保護兒童、婦女、女童以及弱勢成年人免於虐待與忽視的政策制定,同時,也負責與少年犯康復相關的政策。

論文摘要
新加波婚姻與離婚的概況 – 趨勢、政策及計畫專案
婚姻和離婚對於伴侶來說是人生中相當重大的轉折點,因此,新加坡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方案,確保伴侶在結婚或離婚的過程中,能獲得充份的資源與支持。當伴侶決定結為連理時,政府提供準新人專案,使夫妻能掌握一些必要的技能,例如解決問題、化解衝突及溝通的能力,以協助伴侶進入穩定的婚姻。婚姻期間,夫妻間可能會面臨一些婚姻問題,也會有爭吵或是期望不符的時候,我們鼓勵這些夫妻來參加婚姻諮詢,以改善婚姻關係及現況。若夫妻選擇離婚,家庭及其子女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因此,政府也有提供專案計畫來支持離婚之家庭,並透過正向的共同育兒概念來降低父母離異對孩童的影響。我們將報告新加玻近年的婚姻與離婚概況,並介紹我們提供給伴侶、家庭與孩童使用的支持系統及專案模式。


薛承泰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


講者簡歷
薛承泰(ORCID:0000-0003-0516-1754)是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同時也擔任臺灣大學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組長。2009至2013年,薛教授曾出任行政院政務委員一職,主要負責社會福利與勞動相關議題,他的研究專長與興趣包括社會階層、社會人口學、教育發展與社福政策。過去五年中,他一共發表三本與人口議題相關的書籍,其中,《人口危機來了!無法迴避的庶民議題》,為最新著作。

論文摘要
結婚還是不婚?臺灣近年的人口變化
作者透過婚姻的英文,marriage發明了一個新的字為”merriage”,若將此字拆開成merry age,指的是一群不婚的年輕人,心想著過上一個無憂無慮的幸福人生。1951年的臺灣,生育率為7 (人),而在去年竟掉到少於1 (人)的情況,特別要注意的是,過去三十年以來,結婚率的快速下降伴隨著生育率的下降。2019年底時,25至44歲的人口當中,只有28%的人結了婚。由於未婚生子的嬰兒數在過去只佔了所有出生嬰兒數的4%,這說明結婚率的縮減必定會影響生育率的表現。作者將發表臺灣近年來的生育與婚姻趨勢,並解答婚姻為什麼在生育率回升的過程中是個非常重要的關鍵。

全體會議 3

svg divider
日期
2021年06月11日(星期五)
時間
10:50 ~ 11:50
主題
跨世代社會政策議題
講者

馮燕 教授
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
臺灣


講者簡歷
馮燕教授是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同時也是國立臺灣大學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的主任,她於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取得社會工作博士學位。她在社工領域的研究興趣與專長包括兒童與家庭福利及非營利組織的發展。在兒童與家庭福利方面,她曾發表過數本專書、學術論文、期刊及研討會論文,另外,她也大量參與兒童福利相關的倡議工作,例如:推動1993年的《兒童福利法》、2003年《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的修法工作及2011年的修正成果。馮教授對於非營利組織的發展也有做過許多研究,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就是在馮教授2005年的行動研究下成立的機構,而馮教授在2012-2018年間擔任自律聯盟的理事長。
除了在非營利機構領域的學術貢獻外,她也親身參與許多非營利組織的工作,她在兒福聯盟擔任了長達10年的執行長,也曾擔任董事及董事長;馮教授過去也曾擔任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的董事長及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的常務理事。另外,她也擔任許多非營利國際組織的董事,包括亞太慈善聯盟、國際聯合勸募及亞洲區家庭研究聯盟,並擔任社團法人國際社會福利協會東北亞區域分會會長。她也曾以董事會成員、期刊編輯的身分提供服務給諸多學術機構,並受邀擔任台灣中央政府及市政府的社會福利顧問及性別平等委員。
她在2010至2013年曾擔任總統府的國策顧問,也在2013至2016年擔任台灣中央政府的政務委員,主要協助行政院訂定完善的社會福利政策。因此,她在2015年提議撰寫與老人政策相關的白皮書,主題涵蓋台灣老人化社會,並加強推動2015通過的《長期照顧服務法》,同時,她也在2014年向行政院發起《社會創新行動方案》,以打造台灣的社會企業生態並瞭解社會創新組織的樣貌。


論文摘要
給予台灣成年照顧者應對跨代關係的策略
高齡化是個全球現象,但在東北亞的社會更為普遍,由於老齡化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快,台灣政府將其視為國家安全級別的社會問題。2010年,65歲以上的人口佔總人口的11.74%,2018年為14%,而預估在2025年將超過20%,換句話說,我們幾乎已經沒剩餘太多的時間來面對這個即將成為「超高齡社會」的現象。因此,如何防止老年人的家庭因護理負擔而遇到的困境,已成為目前實務及政策上非常受關注的議題。老人化議題需要更多實證研究來支持更完善的解方。
有鑑於目前亞洲地區所面臨的高齡化問題、照顧者的重擔及應對挑戰,亞洲區家庭研究聯盟的研究與培訓團隊提議進行第三波的跨地區研究,即「成年照顧者在照護衰弱老人時的應對策略及心理健康評估:以7個亞洲國家在2019-2020的經驗為例」,研究目的包括1) 探究衰弱老人照顧者的負擔、心理健康與生活品質、2) 探究其應對策略、關係品質及家中衝突、3) 探究子女孝道及照顧者的心情狀況及4) 探討有助於增強照顧者心理健康及家庭和諧度的因素。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限制了他國進行數據蒐集的可行性。因此,這份調查僅在台灣執行,將由馮燕教授與計畫主持人盧希皿教授一同報告,盧教授同時負責計畫書及問卷的撰寫,計畫於2020年6月及7月取得共426位台灣成年照顧者的有效資料。


Esther Goh副教授
系主任
社會工作系
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加坡


講者簡歷
Esther 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工作系的副教授兼系主任,她是2017年首屆全國競爭性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所頒發獎金的12位獲獎者之一,她的研究主要提倡使用更活躍的理論來研究育兒與親子關係。她透過雙向的視角來瞭解兒童與父母(包括成年照顧者與祖父母)的關係。結合她與學生的合作,從經驗上說明了兒童和年輕人,甚至是生活在弱勢群體的那群人,都有能力帶動改變,對於社會問題的解決方式有著重要的貢獻。

論文摘要
二胎化政策 = 中國祖父母的雙重麻煩?
為了因應國家人口老化問題,中國政府於2015年取消一胎化政策,並允許每個家庭生育至少兩個孩子來減緩人口老化的程度。在二胎化政策實施前,一項全國調查資料(2014)顯示,將近60-70%的0至2歲兒童皆由祖父母在照顧。由家長和祖父母一起照顧孩童的跨代照顧模式能將家庭資源最佳化,使居住在中國的現代家庭更能透過這個照顧策略達成生活所需。儘管如此,祖父母不一定會像一胎化政策施行時,那麼願意的照顧未來的第二個甚至是更多小孩。對於祖父母是否願意長期擔任兒童的主要照顧者,並提供種種的照料與滿足其需求,目前難以得知中國祖父母的顧慮及決定因素。
以福州市兩組祖母的深度訪談為例,其中一組為兒童的主要照顧者(N=10),而另一組為非兒童的照顧者(N=10)。有協助照顧兒童的祖母認為幫忙帶小孩是家庭責任的一部分,無照顧兒童的祖母並非不想照顧兒童,而是另一對祖父母已經在協助照顧一胎化之下的獨生子女,然而,沒有負責照顧孩子的祖母卻沒有感到任何一絲的罪惡感,似乎與中國文化下的期望背道而馳。
相反地,十位祖母當中有七位反而感到輕鬆了許多,甚至因為沒有帶小孩的負擔而感到開心。當詢問是否願意幫忙照顧第二胎時,有一半的非照顧者並沒有意願協助照顧,而七位主要照顧者仍有意願協助照顧第二個小孩。由於婦女、母親與祖母被賦予不平等的照顧責任,像是提供無薪照顧的部分;即使一胎化的時代過去了,但可負擔的托兒所量能不足,使許多人對於二胎化的來臨其實呈平淡態度,事實上,中國在2019年的生育率已降至10.5位新生兒/1,000名婦女,為1952年以來最低的出生人數。


KIM Yeong-Hee 博士
教授
兒童福利學系
忠北國立大學
韓國


講者簡歷
Kim Yeong-Hee 是忠北國立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的教授,同時也是韓國兒童與家庭諮詢中心的主管,她曾經是清州市健康家庭支持中心的主任,也和農心食品公司一同參與過3SEM活動企劃(智慧、微笑和共享餐食運動)。金教授於2008至2010年曾擔任韓國伴侶與家庭諮詢學會之會長,同時也被選為韓國家庭關係協會的會長。2010年時,她獲得了備受推崇的學者獎,2013年時,也被選為韓國的影響力學者。她是美國家庭關係協會的國際會員,並曾多次在研討會上發表與兒童及家庭相關的諮商與政策。

論文摘要
代際家庭比較下,成年子女身為照護者的負擔
韓國目前有15.7%的人口為65歲以上之年長者,為正在老化的社會,隨著嬰兒潮世代的人紛紛退休,老年人口比例將於2025年上升至20.3%。許多年長者面臨著伴隨年紀上升而衰退的健康狀況,大部分的年長者不得不倚靠他人的協助來進行日常活動。多數的老年照護是由其家人負責,說明了家庭成員協助分擔老年照護工作的重要性。本研究透過102份成年子女的問卷與5次成年子女的訪談來了解跨世代家庭的情形,所有受試者至少有一至兩位在世的父母。
研究成果發現家庭價值、家庭功能、家庭衝突、家長的日常活動及社會經濟因素皆與成年子女的照護負擔呈相關。雖然世代間出現了不一樣的結果,然而,出現的應對策略其實與成年照顧者的負擔無關,而是與成年子女的憂鬱現象有連結,其中造成憂鬱狀況的因素包括子女與父母間的關係、親密度與父母給予的支持。總結來說,成年照顧者的負擔不僅依照家庭價值或孝親責任來決定,而是考慮到親子關係的歷史與現況,未來建議進一步的探討各世代間的團結功能和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