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辦單位
亞洲區家庭研究聯盟 (CIFA)
家庭福祉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根基。
無數研究都確認,家庭對個人身體與精神具深厚影響。如果沒有適當的介入,有些家庭問題甚至會延展至下一代。
今天,家庭正受著不同社會轉變的模塑,其中包括全球一體化、收入懸殊、移徙容易、資訊科技發展、人口老化,並社會對婚姻及父母之道態度的轉變。面對種種發展和改變,尋找解決家庭困難的新辦法,實在刻不容緩。
面對有些複雜的家庭問題,必須從廣闊的社會政治層面入手,需要不同專業和跨社會階層的參與,採納廣角度,動員研究人員、前線從業者、制訂政策者、教育界、律師、醫生、家長等…當然,還有你!
在世界其他地方,很多機構都會結集國際及地區力量來做家庭研究;唯獨針對亞洲特有文化和關注的有關組織,卻仍欠奉。因此,在2005年國際夫婦會議於香港舉行後,成功孕育了成立亞洲區家庭研究聯盟(CIFA)的構思,當時的香港大學家庭研究院被委以重任,牽頭籌組這亞洲區的協作平台。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童暨家庭研究中心(CFRC)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童暨家庭研究中心(CFRC)是國立臺灣大學與財團法人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於2012年合作成立的校級研究單位。隨著臺灣近年來社會、經濟、家庭及人口等變遷,臺灣面臨到許多與家庭、兒童、少年相關的社會問題,例如:少子化、兒童虐待與疏忽、家庭暴力、網路成癮、青少年毒品濫用及物質使用等等。
為了尋求解決這些社會問題的方法與策略,國立臺灣大學與財團法人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合作,結合國內外相關學術資源與人員,成立「國立臺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也是臺灣大學第一個由民間基金會贊助成立的人文社會校級研究中心。
中心核心任務為探究兒童少年及家庭議題,提出創新服務模式與政策建言,發表相關學術研究成果、與國際相關組織及實務機構合作,期待能發展成為臺灣一流之兒少、家庭福利智庫,以解決臺灣所面臨的兒童少年與家庭問題。
2013年7月「衛生福利部」成立,下設有「社會及家庭署」,我國社會福利以家庭為基礎的發展特色,為配合此趨勢,中心除兒少之外,增加家庭為主軸的研究範疇,將這兩個原本就緊密相關的主題整合,期能提供政策建議以有助於國家福利政策的擬定與發展。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兒童福利聯盟是一公益性的組織,非以營利為目標。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兒童福利工作的推展,除持續法令政策的修訂與倡導之外,亦因應社會變遷與問題,開展了許多新興的直接服務方案,包括收出養服務、失蹤兒童協尋服務、棄兒保護服務、 托育諮詢服務等,兒盟秉持為兒童謀取最佳福利的宗旨,由專業的社工人員一方 面為特殊際遇兒童提供相關保護工作,同時也 為一般性家庭建構完整的支持網絡。
86年12月,兒盟為了擴展宣導兒福理念、提供服務給南部地區民眾,在高雄成立了南區辦事處。87年中區辦事處成立了,同時 和內政部兒童局共同設置「全國 失蹤兒童少年資料管理中心」,期望能夠結合政府各部門和民間團體的力量,建立完整的全民 情報網,共同解決兒童少年失蹤的問題。93年6月,台中市政府委託 成立了向晴家庭福利服務中心,從事單親兒童輔導及家庭 服務工作。94年底陸續成立苗栗、新竹、屏東和基隆等多個工作站,從事高風險家庭預防性服務,早一步 預防悲劇的發生。 95年4月承辦台北市政府公辦民營葫蘆及星雲兩所托兒所,正式跨足第一線的兒童托育服務。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社工系原為社會學系社會工作組,1981年獲准分組招生,並於2002年正式調整成立學系,以培養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教育宗旨,設有大學部、碩士班與博士班。
為強化學生的國際觀與經驗,社工系除了與海外多所大學社會工作學院簽定合作協議外,也與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簽定暑期實習合作備忘錄,透過嚴格的甄選制度,讓學士班與碩士班學生到美國當地機構實習,除了學習專業知識,也藉此機會學習當地文化與福利制度。社工系博士班學生在取得博士學位前,也需前往國外學術單位進行短期研究或研習,以借鏡國際、擴展研究新視野。
社團法人國際社會福利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國際社會福利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Social Welfare, 簡稱ICSW) 成立於1928年,是一個獨立性、非政府、非政治、非宗教、非營利的永久性國際團體,其宗旨在於促進各國社會福利的發展與倡議,提供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的經驗交流平台,並進行知識建構及技術支援。ICSW同時也是聯合國經社理事會、教科文組織、兒童基金會、歐洲理事會、國際勞工局、泛美聯盟以及地區性政府組織等單位的最高層級諮詢單位,在國際事務中有著極深遠的影響力。
該會的宗旨為增進全國性和地方性社會福利機構團體之合作與協調,加強國際間社會福利及社會工作組織聯繫與合作。自成立以來,該會即積極參與國際相關活動,每年組織國內社會福利、社會工作及就業服務專業人員代表團出席全球及東北亞區域等相關會議,發表我國社會福利學術研究及實務經驗與成果,並定期組團出國考察及參訪社會福利機構,增進我國在國際社會福利領域的能見度及影響力,藉由廣泛地國際事務參與及發聲,創造更多的國際接軌平台。該會亦每年舉辦社會福利學術會議、實務工作坊及專業人員培力活動、推動學術出版及政策倡議,以強化國內外社會福利議題之交流與討論,促進我國社會福利政策之規劃與實踐。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1966年證嚴上人於臺灣花蓮,以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的精神創立慈濟,初期與五位弟子,每人每天增產一雙嬰兒鞋,三十位家庭主婦每天省下五角錢,投入竹筒裡,開始慈善濟貧的工作。
目前的志業包括: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項,統稱為「四大志業」;另投入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社區志工、環境保護,此八項同時推動,稱之為「一步八法印」。
臺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
「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簡稱自律聯盟)的成立,讓參與組織用高標準來自我要求以展現責信之外,也普遍認為應加速立法,保障捐款人基本權益。為利法案之通過以積極保障捐款人權益,並擬定符合國內募款環境現況的法案內容,需全國各領域非營利組織共同形成更有力之伙伴關係,共同進行遊說、持續關心,讓相關法案優先受到重視。
為促進社會大眾對非營利組織的認識及信任、協助捐款人瞭解非營利組織運作狀況,同時鼓勵非營利組織承諾並實踐組織的使命及責信要求,經過將近一年的規劃,於2005年10月21日正式成立;並訂定宗旨為:推動公益團體財務透明,募款誠信,服務效率,良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