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兒少中心 NTU CFRC
 
電子報
2023.11 第116期 

專題報導

臺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2023創傷知情工作坊】會後報導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臺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與臺大幸福感中心,11月13日(一)於臺大社科院梁國樹國際會議廳共同舉行《2023創傷知情工作坊》。邀請來自美國Institute on Violence, Abuse and Trauma (IVAT)的創辦人Prof. Robert Geffner及執行長Sandi Capuano Morrison擔任講者,和與會者分享創傷知情的研究發現及實務經驗,共有104位師生及實務工作者一同參與。臺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前主任、兒福聯盟的常務董事,同時也是臺大社工系的名譽教授馮燕老師致詞表示,兒福聯盟和IVAT有簽訂MOU共同推動創傷知情,當越多人知道創傷知情時,就越能避免孩子受到二次的傷害。

▲IVAT創辦人Robert Geffner教授(左)及執行長Sandi Capuano Morrison(右)於2023創傷知情工作坊分享實務運用之技巧。

IVAT執行長Miss Sandi Capuano Morrison在她「創傷知情在社工實務的運用」的場次中,分享了她過去29年在第一線服務個案的工作經驗。Sandi表示經歷過被疏忽、虐待、貧困、家庭變故等負面童年經驗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的個案,若這些童年的創傷經驗沒有被正視並獲得解決,身體會因為壓力不斷地累積而產生防禦或焦慮情緒,也容易產生自我懷疑、不信任他人等情緒,對身心健康帶來長遠的負面影響。第一線的實務工作者應了解個案的處境及脆弱的因素,提供足夠的資源與支持,透過創傷知情的過程給予同理和支持,提升個案及其家庭的自我保護力和復原力。

IVAT創辦人Prof. Robert Geffner則在「受虐兒少的創傷復原與保護因子:當代研究、議題與介入方法」的場次中指出,兒童的復原力(Resilience)是可以透過訓練強化的,及早介入處遇創傷經驗、獲得信任的同儕支持、強化個人的自尊及自我優勢、透過轉念讓個案建立新的情感連結等,都有助於協助個案恢復希望、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出席創傷知情工作坊的與會者在現場透過ACE和Resilience的自我檢核表,更加了解自己的童年經驗和復原力。Robert邀請與會人員進行不同的練習,包括:握住對方的手、自我介紹、面帶微笑與交談,嘗試和本來不認識的夥伴建立關係;帶領與會人員進行呼吸練習,分享此方式可以調節個案的情緒、平靜下來;也透過讓身高較高的人蹲下,體會親子威權關係互換的不同溝通視角,透過不同的互動式體驗,讓與會者從做中學,深刻地體驗多元的溝通模式。


▲感謝臺大社工系特聘教授暨臺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沈瓊桃主任(前排左一)、及臺大社工系謝宛蓉助理教授 (前排右一)擔任2023創傷知情工作坊主持人。

針對與會的實務工作者提出「如何在學校環境進行創傷知情,打造一個讓孩子身心都感受到安全的環境,老師能理解孩子的行為可能來自過去的經驗,並調整教學及管教方法以防止孩子再度受創,並陪伴他們一起前進?」Robert表示,跨專業系統合作非常重要:需擅用溝通、尊重彼此專業、明確目標、職責透明與交互分享,為不同特質的創傷個案規劃處遇方案、建立跨專業的合作,提升個案與家庭的復原力。創傷知情是從行為表面探究內心的歷程,用理解的態度與彈性的思維認同個案,不以“What’s wrong with you?”的方式質詢個案,而是”What happened to you?”及”What’s strong in you?”的方式支持鼓勵個案,並將「文化差異」納入創傷知情服務的核心服務,了解並尊重個別差異。臺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也將持續推動創傷知情,透過不同領域的對話和溝通,讓更多人學習創傷知情的理念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