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百寶箱
家庭界限混淆(famliy boundary ambiguous)的介紹

2017-07-11 16:36:48



摘要作者

黃庭偉


摘要

        家庭界限混淆(family boundary ambiguity)廣泛地應用於美國家庭壓力研究和臨床處遇已有30年。何謂家庭界限混淆,根據Boss(1977)的定義,界限混淆是「個人不確定誰是家庭成員,誰不是家庭成員的狀況」。Boss以個人對某家庭成員之「身體(physical)和心理(psychological)存在與否」來區分誰是或誰不是家內成員。造成[1]高界限混淆的家庭有下列幾種狀況:第一類型─個體對某一家庭成員,個體知覺此家庭成員身體不在,其心中對此家庭成員仍相當掛念,以在戰亂中失去丈夫/父親音訊的家庭或離婚家庭為例;第二類型─個體對某一家庭成員儘管個體知覺其身體存在,彼此心理上的互動已消失,此狀況以罹患阿茲海默症、精神分裂症或者監獄受刑人的家庭為例。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Lee立基Boss(1980b、1984、2002、2004、2006)的擴充,將造成家庭界限改變區分出三種狀況:失落(loss)、包含(inclusion)、侵入(intrusion)。家庭經歷「失落」經驗而造成的高度界限混淆即是第一類型與第二類型;家庭界限改變是因為包含(inclusion)之故,則命名為第三類型-家庭因為增加新成員或長久缺席的家庭成員重新再被認定(reintroduction),以繼親家庭為例。最後,家庭界線改變是因為侵入(intrusion)則是第四類型-個體或家庭感受他們的家庭界線被外人或團體侵入,以牧師家庭為例。

        低界限混淆的情形則有:個體對某家庭成員知覺到他與這家庭成員身體及心理都無法互動,但個體並沒有長期失落,家庭在沒有此家庭成員的狀況下已重新建構並持續往前;又或者個體對某家庭成員不管身體、心理層面都有清楚的互動往來,清楚認定其為家人。

        根據本篇研究者的回顧,簡述界限混淆的概念於不同家庭類型中的研究概況。

       (1)戰亂中失去音訊的家庭(missing-in-action families):家庭界限混淆最初即描述與探究丈夫/父親在越戰中失蹤的家庭。界限混淆的操作性定義為:儘管父親人已不在,但心理上仍認為他存在,稱為心理的父親存在(psychological father presence)。這研究建立了Psychological Presence Scale的(心理存在量表)構念信度,家庭功能和心理父親存在有負相關。針對這群樣本進行5年的追蹤研究顯示,低度心理存在對太太的個人心理狀態與家庭功能有強烈預測力。

        (2)經歷家庭成員死亡的家庭:當個體對已逝家庭成員有清楚的認知,個體同樣會出現悲傷與重組的歷程並繼續往前;反而不清不楚地失去丈夫音訊的寡婦及家庭,更有傾向產生家庭界線混淆的情況,阻礙了後續的重生歷程(Blackburn、Greenberg和Boss1987)。

        (3)離婚、再婚與繼親家庭:Pasley(1987)認為家庭界限普遍存於重組家庭,有顯著數量的再婚配偶有混淆不明的界限,他們對於家外或家內成員感覺不甚明確,因而阻礙了繼親家庭的重新建構。

        (4)家庭健康照顧議題:此領域有兩個研究取向:a.探究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妻子(主要照顧者)研究,顯示界限混淆與主要照顧者憂鬱之間關係,以及高界限混淆之照顧者與阿茲海默病人的負面症狀(negative outcomes)有關。b.探究小兒疾病患者家庭的經驗,Mu和Tomlinson探究當孩子生病時,探討父母的不確定性(parental uncertainty)為何,顯示界限混淆影響家庭整體(collective)壓力感。

        (5)牧師家庭(clergy families):Lee和同事(Han和Lee,2004;Lee,1988、1995)應用家庭界限混淆於牧師家庭中的侵入經驗及信眾(congregations)。Lee(1999)發現界限混淆跟信徒請求所帶來的侵入與牧師家庭成員自陳的幸福感、耗竭感和生活滿意度有負相關。Morris和Blanton(2001)發現家庭界限侵入是預測配偶自陳的婚姻與親職滿意度的重大因子。

        (6)其他主題:Boss、Pearce-McCall和Greenberg(1987)探討育有青少年的父母以及離家期的父母面對常態及可預測中的壓力是如何造成界限混淆感。研究者做出結論,更失功能的家庭與有較高的界限混淆有關。

        簡單來說,當家庭面對重大衝突時即可能衝擊成員對家庭的整體感。Boss和Greenberg(1984)認為家庭界限混淆與ABC-X家庭壓力模式有關,因壓力事件對家庭有界限混淆的感受(C-factor),又或者家庭本身面對界限混淆狀況,即為壓力事件(A-factor)。Boss(2002)進一步解釋,家庭界限混淆可能起因於兩種不同狀況:1.家庭面對狀態未明的壓力事件(A-factor)或者家庭成員所面對的情境是清楚的,但個體卻否認或忽略它,進而導致家庭有曖昧不明的感覺(C-factor)。儘管界限混淆的概念是在臨床觀察家庭面對失落經驗而來,Boss也相當強調當家庭面對可預期的生命週期轉變,家庭界限也可能改變,例如:新生兒出生、婚姻、青少年離家。

        關於家庭界限混淆的測量,從臨床經驗中歸納出「心理存在量表(psychological presence scale)」,更特定來說,最初的界限混淆量表(BAS)探問家庭成員對於他們已逝親人的掛心(preoccupation),反映出逗留不去的忠誠、罪惡、對逝者的依賴,以及持續被已逝親人影響的程度。之後探究於不同家庭類型,進而發展不同版本,這些量表使用4點或5點量表,約略10分鐘可完成,且產出一個值。儘管有不同版本及樣本的量表,但多數研究的內在一致性於.70多。

        最後,應用於實務上,在Boss(2004)近來的作品,細述了其反思在家庭專業者如何將理論結合於實務中,當助人工作者服務高界限混淆家庭,對實務工作者最有用的就是,歸納出造成界限混淆高的情境、將壓力與矛盾正常化,促進家庭成員之間聆聽彼此對此情境的感受,協助他們重新建構家庭角色、規則和家庭儀式。



[1]越高的家庭界限混淆,對家庭有更高的壓力以及有更高的個人和家庭失功能。

 

評論    

        針對目前界限混淆量表仍是測量家庭成員的感受,確實Boss(2002)也認為BAS應發展為團體家庭界限混淆測量;然而不同家庭成員間的不同感受又要如何集合成一整體,是本篇文章尚未討論的部分。

        再者,家庭界限混淆藉由測量受試者對某家庭成員的感受,例如:妻子對戰場中丈夫的牽掛…等心理感受,採用「我感受」的題目,測量個人感受的題目,又是如何回應家庭變項的測量,是否是因為個人負面感受影響了家人溝通頻率或品質或者其他家庭變項,進而影響家庭功能;又或者界限混淆變項雖然與家庭功能變項有關,然而之間是否有存有其他中介變項或調節變項,有待繼續探究。

        另外,針對家中有阿茲海默患者的家庭,若將此概念回應於台灣家庭。以老人「角色撤出」的觀點來看,一來老人漸漸在家庭中失去權威與決定權,父系社會中的家長角色逐漸落在中年兒子身上;二來華人社會本不若西方社會重視夫妻情誼,因此華人社會中患有阿茲海默患者的家庭是否如文獻中有家庭界限混淆的現象─「身體仍在,心理互動已不在的界限混淆」,包括突然的某家庭成員功能逝去,太太仍想念及掛懷過往的夫妻互動。對子女而言又是否因為父親多扮演嚴肅角色且長年在外工作打拼,因而造成情感成份少於照顧責任,也影響到他們的界限混淆的樣貌。然而,這樣的觀點又回應於家人之間的互動,不論是華人家庭是類平輩或是威權,目前社會確實就是小家庭盛行的年代,過往強調大家庭/家長威權式的家人互動,或者強調父權/父系家庭為主的家庭運作是需要調整的。丈夫/父親一定得考量妻子/母親的感受與觀點,並各自與原生家庭維持一定的界限。

        最後,Boss除提出造成家庭界限混淆的狀況與類型外,也提出家庭界限由下列組成,包括:自覺社區的氛圍和規則、社會脈絡、家庭規則、家庭儀式、家庭鬼魂(family ghosts)、個人的忠誠、溝通型態、家庭結構─由家庭成員真實互動、家庭功能─由家庭成員對彼此的角色期待與任務分配。這些組成也給實務工作者參考。


導讀文章

Carroll, J. S., Olson, C. D. & Buckmiller, N. (2007). Family boundary ambiguity: A 30-year review of theory, research, and measurement. Family relations,56,pp210-230.


參考文獻

Boss, P. G., Greenberg, J. R., & Pearce-McCall, D. (1990). Measurement of boundary ambiguity in families. 取自http://www1.extension.umn.edu/family/parents-forever/online-resources/measurement-of-boundary-ambiguity-in-families/docs/03763full.pdf 對此議題有興趣者,可參閱本篇文章,其中含有數版的家庭界限混淆量表及使用說明。

評論    

        針對目前界限混淆量表仍是測量家庭成員的感受,確實Boss(2002)也認為BAS應發展為團體家庭界限混淆測量;然而不同家庭成員間的不同感受又要如何集合成一整體,是本篇文章尚未討論的部分。

        再者,家庭界限混淆藉由測量受試者對某家庭成員的感受,例如:妻子對戰場中丈夫的牽掛…等心理感受,採用「我感受」的題目,測量個人感受的題目,又是如何回應家庭變項的測量,是否是因為個人負面感受影響了家人溝通頻率或品質或者其他家庭變項,進而影響家庭功能;又或者界限混淆變項雖然與家庭功能變項有關,然而之間是否有存有其他中介變項或調節變項,有待繼續探究。

        另外,針對家中有阿茲海默患者的家庭,若將此概念回應於台灣家庭。以老人「角色撤出」的觀點來看,一來老人漸漸在家庭中失去權威與決定權,父系社會中的家長角色逐漸落在中年兒子身上;二來華人社會本不若西方社會重視夫妻情誼,因此華人社會中患有阿茲海默患者的家庭是否如文獻中有家庭界限混淆的現象─「身體仍在,心理互動已不在的界限混淆」,包括突然的某家庭成員功能逝去,太太仍想念及掛懷過往的夫妻互動。對子女而言又是否因為父親多扮演嚴肅角色且長年在外工作打拼,因而造成情感成份少於照顧責任,也影響到他們的界限混淆的樣貌。然而,這樣的觀點又回應於家人之間的互動,不論是華人家庭是類平輩或是威權,目前社會確實就是小家庭盛行的年代,過往強調大家庭/家長威權式的家人互動,或者強調父權/父系家庭為主的家庭運作是需要調整的。丈夫/父親一定得考量妻子/母親的感受與觀點,並各自與原生家庭維持一定的界限。

        最後,Boss除提出造成家庭界限混淆的狀況與類型外,也提出家庭界限由下列組成,包括:自覺社區的氛圍和規則、社會脈絡、家庭規則、家庭儀式、家庭鬼魂(family ghosts)、個人的忠誠、溝通型態、家庭結構─由家庭成員真實互動、家庭功能─由家庭成員對彼此的角色期待與任務分配。這些組成也給實務工作者參考。


導讀文章

Carroll, J. S., Olson, C. D. & Buckmiller, N. (2007). Family boundary ambiguity: A 30-year review of theory, research, and measurement. Family relations,56,pp210-230.


參考文獻

Boss, P. G., Greenberg, J. R., & Pearce-McCall, D. (1990). Measurement of boundary ambiguity in families. 取自http://www1.extension.umn.edu/family/parents-forever/online-resources/measurement-of-boundary-ambiguity-in-families/docs/03763full.pdf 對此議題有興趣者,可參閱本篇文章,其中含有數版的家庭界限混淆量表及使用說明。

 

評論    

        針對目前界限混淆量表仍是測量家庭成員的感受,確實Boss(2002)也認為BAS應發展為團體家庭界限混淆測量;然而不同家庭成員間的不同感受又要如何集合成一整體,是本篇文章尚未討論的部分。

        再者,家庭界限混淆藉由測量受試者對某家庭成員的感受,例如:妻子對戰場中丈夫的牽掛…等心理感受,採用「我感受」的題目,測量個人感受的題目,又是如何回應家庭變項的測量,是否是因為個人負面感受影響了家人溝通頻率或品質或者其他家庭變項,進而影響家庭功能;又或者界限混淆變項雖然與家庭功能變項有關,然而之間是否有存有其他中介變項或調節變項,有待繼續探究。

        另外,針對家中有阿茲海默患者的家庭,若將此概念回應於台灣家庭。以老人「角色撤出」的觀點來看,一來老人漸漸在家庭中失去權威與決定權,父系社會中的家長角色逐漸落在中年兒子身上;二來華人社會本不若西方社會重視夫妻情誼,因此華人社會中患有阿茲海默患者的家庭是否如文獻中有家庭界限混淆的現象─「身體仍在,心理互動已不在的界限混淆」,包括突然的某家庭成員功能逝去,太太仍想念及掛懷過往的夫妻互動。對子女而言又是否因為父親多扮演嚴肅角色且長年在外工作打拼,因而造成情感成份少於照顧責任,也影響到他們的界限混淆的樣貌。然而,這樣的觀點又回應於家人之間的互動,不論是華人家庭是類平輩或是威權,目前社會確實就是小家庭盛行的年代,過往強調大家庭/家長威權式的家人互動,或者強調父權/父系家庭為主的家庭運作是需要調整的。丈夫/父親一定得考量妻子/母親的感受與觀點,並各自與原生家庭維持一定的界限。

        最後,Boss除提出造成家庭界限混淆的狀況與類型外,也提出家庭界限由下列組成,包括:自覺社區的氛圍和規則、社會脈絡、家庭規則、家庭儀式、家庭鬼魂(family ghosts)、個人的忠誠、溝通型態、家庭結構─由家庭成員真實互動、家庭功能─由家庭成員對彼此的角色期待與任務分配。這些組成也給實務工作者參考。


導讀文章

Carroll, J. S., Olson, C. D. & Buckmiller, N. (2007). Family boundary ambiguity: A 30-year review of theory, research, and measurement. Family relations,56,pp210-230.


參考文獻

Boss, P. G., Greenberg, J. R., & Pearce-McCall, D. (1990). Measurement of boundary ambiguity in families. 取自http://www1.extension.umn.edu/family/parents-forever/online-resources/measurement-of-boundary-ambiguity-in-families/docs/03763full.pdf 對此議題有興趣者,可參閱本篇文章,其中含有數版的家庭界限混淆量表及使用說明。

 

 

點關鍵字看更多相關文章:


#家庭界線 #家庭壓力 #家庭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