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2019-09-02 10:45:31
薛承泰
今年8月起行政院啟動三項育兒新措施,分別是二至四歲育兒津貼每胎2,500元;準公共幼兒園月繳不超過4,500元;十年以上娃娃車補助業者舊換新,每輛30萬元。這是繼一年前擴大「育兒津貼」及建立「托育公共及準公共化」後再追加的項目。這對於新手父母來說,不無小補,然而,從政府鑒於生育率下滑,才推出這些措施的動機來說,就應檢視其效果,才知道這是政府的「政績」還是「債留子孫」?
回憶1990年代初,當時政府首度推出「老人年金」政策,主張發給老人每月3,000元。由於在選舉中無往不利,候選人競相跟進,為了勝選,後來的政治人物不斷提升老人年金價碼。都快30年了,大家不妨想想,台灣人原以為經由選舉可以落實民主價值,從那時開始就被扭曲了。
「喊價式老人年金」不僅引來開啟「政策買票」之風的爭議,甚至影響到後來國民年金與勞保年金化的內容。由於是缺乏遠見的討好措施,最終還是得由全民埋單。君不見,當前即有上千萬的勞工以及300多萬國民年金被保險人,前者面對保險基金倒閉的危機,後者則一直處於一半人未繳保費的窘境;政府至今都還不敢去「改革」,就知道有多棘手。
誠然,照顧弱勢並滿足民眾需求,通常被視為民主社會的基本內涵;由於和政策買票難以區別,民眾也無從分辨,政治人物又鑒於用自己的錢討好民眾叫「賄選」,而用百姓的納稅錢來討好卻可稱為「德政」,當然樂此不疲。於是,台灣的民主不斷被濫用與扭曲,莫怪乎外人看近30年的台灣仍在「原地踏步」!
回顧這些年來的社福政策,範圍確實逐年擴大,經費也不斷衝高,卻未見弱勢有明顯的改善,還創造不少新的弱勢。國家若把人民納稅錢當作「投資」,就應該有所「回收」,這些回收不見得是金錢可計量,而應從國家競爭力、社會流動機會,以及貧富差距的改善中看到「效果」。
去年7月政府核定了「少子女化對策計畫」,最近又推出了幾項措施,政府花在相關經費已衝破每年500億元,可是生育率仍年年下滑,今年不僅是面臨17萬新生兒的保衛戰,更是死亡與出生交叉的拉鋸戰,而結婚對數下降與離婚對數上升,更打臉未來生育率提升的可能。
其實少子女化既是國安問題,也是台灣未來發展之所繫,可惜錯過了本世紀初該有作為的時機,如今已是亡羊補牢。
由於台灣結婚與生育下挫最明顯的族群是21至30歲,以去年為例21-25、26-30、31-35、36-40歲人口分別生了2.1萬,5.7萬,8.3萬,3.7萬嬰兒。如果有人願意鼓勵21至30歲年輕人結婚且生育兩名子女,五年內達標的父母可獲得100萬,十年內達標可獲50萬的獎勵。相信十年內,這群人的生育量可增加一倍,台灣很快就會回到每年20萬嬰兒水準。曾經發下豪語的郭董,若願意用私產在十年間貢獻1,000億,既可實現九成財產做公益的夢想,也延續中華民國的未來!
然而,對政府而言,少子化更要正視的問題在,除了獎勵生育外,更重要的在提升養育品質,這些父母必須符合有正常工作與落實親職的條件,才可奠立國家幫養的基礎,也是對未來最好的投資。
點關鍵字看更多相關文章:
#育兒津貼 #公共托育 #年金改革 #少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