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台灣青少年早期飲酒經驗與心理健康
2012-09-05 00:00:00
摘要作者
黃昱得
摘要
青少年處於身體、心理以及社會環境不穩定的時期,一部分人更出現了適應不良或是心理問題,此篇研究欲探討早期飲酒經驗(12歲以前)、飲酒的頻率及持續性是否與若干心理健康指標有關。多數有飲酒問題者都是在青少年時期開始接觸酒精,研究結果酒精不僅對大腦發展有不良影響外,也會伴隨認知、心理及行為的種種問題,甚至會引發健康與適應的骨牌效應,過去研究便指出精神問題在有飲酒違常或是重度飲酒習慣的青少年身上是相當常見的。究其原因,共同易脆模式(shared vulnerability model)認為飲酒問題與精神困擾可能是源於相同的基因或是特質,有學者則認為飲酒對有焦慮或憂鬱情緒者來說是一種自我治療。但不可否認的,飲酒也可能加遽情緒困擾而形成惡性循環。飲酒與精神困擾的相關性同樣也存在於非重度酒精使用者身上,如嘗試性飲酒或是社交性飲酒。
本篇研究以2004年所建立的「台灣青少年非法藥品使用調查」大型資料庫作為分析資料,檢視飲酒模式與情緒與行為症狀之間的相關性,研究對象為台灣11,311位15歲至18歲尚在學的高中、高職學生。本研究採用Achenbach(1995)所發展的青少年自陳報告(Youth Self-Report)來評估八種情緒及行為症狀,而飲酒模式區分為從未飲酒、實驗性(曾經使用過一次,但近六個月未有飲酒行為)、過去使用(使用過兩次以上,但近六個月未有飲酒行為)以及現在使用(使用過兩次以上,且近六個有再使用)。分析方法採用多變項模式(GLM/GEE),並納入若干人口學變項以進行統計控制。
研究結果顯示,曾使用過酒精的青少年比從未飲酒者更可能出現八種情緒及行為症狀,包括焦慮/憂鬱、退縮/憂鬱、身體抱怨、思考問題、注意力問題、違規行為和攻擊性行為,而在違規行為和攻擊性行為兩項指標上更為顯著,而若在12歲以前就接觸酒精者則較容易出現思考問題(thought problem)。基於研究結果,研究者建議可由家醫科醫師進行青少年飲酒行為的篩檢並進行介入,以預防演變為規律使用而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評論
飲酒行為應置於情境脈絡(context)來理解,畢竟飲酒已深入我國的飲食文化,例如青少年可能受到同儕鼓吹下進而嘗試,或是在某些特定的場合中,飲酒成為不被禁止甚至被鼓勵的儀式(如參加派對、宴客)。但作者援引用來解釋早期飲酒行為及心理健康的理論中,並未提及情境因素,而偏重於視飲酒本身就是個問題,以至於未將飲酒的場所、情境或友伴納入分析。另外,行為出現及持續與否是與個人對行為的態度有關,本篇研究雖與西方國家的研究結果一致,然筆者認為需將情境脈絡納入分析,以及評估受訪者對飲酒的態度,才有可能理解我國青少年飲酒行為的本質以及思考預防介入策略。
青少年飲酒在我國《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中已被明文禁止,供應酒精給青少年則會被處以罰則,但因為飲酒行為蘊含某些文化意義,加上酒精的成癮性和對個人的社會功能破壞較不如某些非法藥物來得明顯,使得社會大眾對青少年的飲酒行為往往持有較高的容忍。然而,根據藥物門檻理論(Gateway Theory),使用酒精者往後較可能去使用更具成癮性的非法物質,而本篇研究也標舉出早期接觸酒精的經驗對青少年身心發展有不良的影響,故我國應加強公眾教育,使社會大眾認知到飲酒對青少年的影響性。不過傳統的宣導教育是基於「完全禁止」(abstinence)的立場,透過強調酒精造成的傷害來威嚇青少年拒絕使用酒精,然而許多研究都指出此種宣導教育的效果不彰,甚至會出現反效果,讓青少年低估飲酒的後果。事實上,使用酒精未必是壞事,而是要避免過度濫用,若從減害觀點(harm reduction)出發,我們應客觀地提供青少年的酒精知識,教育青少年如何適量節制,且鼓勵家長作為角色模範,是為較有效的教育方式。
文獻出處
點關鍵字看更多相關文章:
#青少年 #早期飲酒經驗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