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百寶箱
IFS文章導讀 / 當同居愈來愈普遍,「同居」對兒童的家庭穩定度是否仍有影響?

2018-12-27 08:40:15


當同居愈來愈普遍時,婚姻與同居這兩種狀態是否也愈來愈相似?

當同居從以往非典型的成人生活型態,成為主要的現象時,許多研究試圖比較從同居(“試婚”)開始的婚姻和直接進入婚姻的成人,在「幸福與生活滿意度」和「家庭暴力」上的差異,結果發現這兩種家庭型態彼此間的差異愈來愈小

但從Kelly Musick and Katherine Michelmore對家庭型態以同居居多的國家進行、且最近發表於Demography期刊的研究中,並沒有發現類似的結果。原因是他們評量的是同居對有兒童之家庭穩定度的影響,而非僅有成人之家庭。

從表面上看來,聚焦於兒童的研究,應並不會和以成人為主的研究有太大的差異。畢竟,如果同居並不構成成人關係是否穩定的障礙,那出生在這種同居結合家庭的小孩,不也應該同樣不受影響? 但事實並非如此。學者對成人的研究中,研究對象是評估首次法定結合的伴侶,每位成人可能都只被評估一次。相較之下,小孩並沒有辦法選擇是否是在父母首次法定結合而出生的,因此忽略了父母經歷其他段法定結合關係時出生的兒童的生活經驗,未納入研究評估。

Musick and Michelmore的研究為了更準確地對兒童的家庭穩定度進行了解,修正了評估的起始點:以父母生下共同的第一個孩子為開始-無論是否為父或母親的第一個孩子。這也讓父母之前的伴侶經驗能被加入在研究中。

結果發現,過去是否生育過,對家庭穩定度有很大的影響在美國,以伴侶結合關係維繫的家庭,其穩定度和歐洲其他7個被研究的國家相比較為低,其中一個原因是美國有37%的以伴侶結合組成家庭的父母,在前一段關係中,已經生育過孩子;而其他7個歐洲國家中,前一段關係中有生育過孩子的比例則為3%~29%

值得一提的是曾生育孩子的經驗更甚於教育,可用來解釋跨國差異。作者提供模擬分析,垮國選取教育程度、首次生育年齡、以及同居關係前曾生育子女合美國相似的條件,來觀察解除同居關係(分手)。結果發現,解除締結同居關係(分手)率,美國較7個歐洲國家高出43-130%,大部分的原因可歸諸於同居關係前的生育狀況。

這個研究發現就是學者所說的“diverging destinies” (命運有別),意為同居關係的不穩定性會惡化原本的弱勢狀態,如:教育程度較低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不只僅只是收入較低,和教育較高的父母相較,這些父母通常擁有較低的教育程度和較不穩定的關係。

換句話說,已經具有優勢的兒童在婚姻關係穩定的加持下,和弱勢兒童社經地位的鴻溝會愈來愈深。現有的研究顯示,美國因著締結同居關係的樣態,會把兒童們推向更分歧的命運。Musick and Michelmore的研究幫助我們了解一出生就有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手足的兒童,如何與手足(無論是否同住)爭取資源及因應關係;以及原有的不穩定關係如何繼續影響現有關係。

這個Diverging destinies的說法也說明,即使同居家庭數量增長,婚姻與同居家庭實質上保有非常不同的家庭生命經驗。Musick and Michelmore反駁那些覺得同居與婚姻的界限有一天會消失的說法。他們表示研究中沒有發現足夠清楚的證據顯示,婚姻與同居對兒童的不同影響會隨著同居生活愈來愈普遍而消失。


我相信他們的研究中有更多對兒童不受婚姻或同居狀況影響立論的挑戰。他們強調,兒童的父母若在其出生後從同居進入婚姻,這些兒童和父母一直維持同居未進入婚姻的兒童相比,其所經驗到關係不穩定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較少。然而,將研究資料圖象化後顯示,家庭穩定度在生育前結婚及生育後結婚(包含小部分是同居時生育但後來結婚)時最為接近 (西班牙除外)。



若兒童出生後父母繼續維持同居狀態,大部分兒童會經驗到因父母同居狀態所帶來的家庭穩定度不佳,即使父母後來在生育後結婚,也仍然無法彌平因父母處於同居關係所形成的問題。因此,在父母同居狀態下出生的兒童會處於持續的劣勢,無論其出生後父母選擇繼續同居或是進入婚姻。

家庭組成愈來愈多元,但目前仍無有力的證據可以預測婚姻和同居家庭具備類似的家庭穩定度,特別是以兒童的生活經驗來看時。我相當贊同Musick and Michelmore的研究結論:"即便在今日的背景環境中,同居家庭已經愈來愈普遍,但婚姻家庭與同居家庭在家庭穩定度及特徵上仍然持續存有不同"。


Laurie DeRose目前為馬里蘭大學大學公園校區馬里蘭人口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助理教授,亦為家庭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世界家庭計畫研究中心主任。


原文出處:IFS(2018)請點我 

校閱:薛承泰組長

 

點關鍵字看更多相關文章:


#IFS文章導讀 #婚姻 #同居 #家庭穩定 #家庭型態 #生育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