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百寶箱
都是人的問題

2014-02-19 00:00:00


薛承泰  臺灣大學兒少與家庭研究中心主任

【經濟日報╱名家觀點】 2014.02.10

        民國83年教改運動何以喊出「廣設高中大學」?原因之一,乃當時考大學與高中者為65至71年之出生人口,每年平均超過40萬,報考人數空前之多,因此,許多父母走上街頭,為其子女爭取升學機會。今天回顧這段歷史,相信多數人都感受到了,當年的善意促成教育的擴張,卻成為今後的夢魘,12年之後三分之一大學將可能陸續關門!

       人口影響的不只是教育,退休年金制度也一樣逃不出人口變遷的衝擊,然而這回不只是少子化,還加上高齡化因素!此現象臺灣並非唯一,大部分工業化國家比臺灣更早少子化與高齡化;他們在開辦社會保險時通常處於『人口紅利期』,也就是工作人口比例偏高的年代,就算是開辦初期工作人口繳交較低的保費,政府每年收到的保險費相當驚人,哪來的危機意識!可是當工作人口年歲增加步向退休之際,就像溫水煮青蛙,財務危機逐漸浮現!

       內政部剛公布了102年全年出生登記數為19萬4,939人,比101年少了約三萬人,筆者相信,今後十年將是每年18萬的保衛戰!何以如此?因為生育的主力將逐漸落在民國65年之後的出生人口群上,尤其75年之後每年出生數約只有三十一萬,加上結婚率偏低,每年出生人數很難回升,總生育率若能達1.2人就算是幸運了!目前臺灣15歲以下幼年約佔16%,65歲以上老人佔11.5%,幼年約為老人的1.4倍,相信嗎?12年之後,老人將會是幼年人口的兩倍,那個時候臺灣每5個人有一位是老人!

       或許有人認為臺灣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645人,資源又缺乏,應該減少人口才對,為什麼要鼓勵生育呢?其實,按近年來趨勢推計,不論政府推出何種鼓勵措施,也無法挽回人口即將步入負成長的趨勢,鼓勵生育目的應在於減緩人口老化速度以拉長因應問題的時間;若為了減輕地球的負擔,改變人們消費習慣會比控制人口數量更務實有效!

       長久以來經濟的發展繫於人口數量、結構與品質,兩百多年前,當時地球只有十億人口,馬爾薩斯即指出糧食的增加與人口的成長的關係,一旦此供需失去平衡導致資源不足,災難即可能發生,災難減少人口,社會穩定之後,人口增加導致糧食不足,...。然而二次戰後,這個魔咒已被工業國家所突破,人兩隻手的創造似乎超越了一張口的消費,人口得以快速增加,在進入21世紀時將地球衝上了70億人口,而壽命也在一個世紀左右翻了一倍。

       此現象在中國大陸更為戲劇化!君不見,毛澤東時代以人海戰術威嚇了歐美國家,到1980年鄧小平為了走向現代化推出「一胎化」,在實施30年之後,最近決定放寬,中共難道不擔心13.5億人口會吃垮經濟的發展嗎?當然,是過去二十年快速的經濟發展,證明了生產力的適當配置勝過了人口增加所帶來的消費;此外,大陸當局也看到了人口紅利期即將逆轉,就像臺灣,人口的快速老化勢必會影響到生產力的配置,將來人口進入負成長,減少最多的不是消費單位而是珍貴的勞動力!

       臺灣從1990年代開始,原應是大展「人口紅利」威力的時期,可惜未能適時走出去!韓國人口結構和台灣類似,近年來耀眼的經濟表現,人口紅利是關鍵之一,眼看著臺灣就要轉入人口赤字了,紅利剩下沒幾年了,能不再把握嗎?

本文同步發表於遠見華人菁英論壇:https://www.gvlf.com.tw/elite_170.html

 

點關鍵字看更多相關文章:


#少子化 #高齡化 #人口紅利 #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