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百寶箱
當打拼買房成為傻瓜夢

2014-10-15 00:00:00


薛承泰

台灣大學兒少與家庭研究中心主任

2014.10.05 刊登於聯合報

台灣大學學齡人口數,一九九○年代中達到顛峰,之後逐年下滑,因此,大學崩盤之說早已出現,直到二○○六年發生招生不足,教育部才開始重視。然而,會如吳思華部長所言,在五年內關掉六十所嗎?那占當前一六二所大學總數的百分之卅七。

該問的是,什麼時候大學生數,會比當前少百分之卅七?答案是:當二○○一至○四年出生的人成為大學生時。

筆者以最高的百分之七十淨在學率來估算,這批年輕人進入大學,約六十五萬人,會比現在約一○五萬大學生(不含研究所)少掉這個數字,時間點應是二○二二年。

部長有高估嗎?如把大學已有的空缺與註冊率偏低考慮進去,那麼部長所言並不誇張。

當然,少百分之卅七學生,不意味關百分之卅七的大專院校,有些是關掉科系或學院。但無庸置疑的,校舍閒置與教師裁減,將一波比一波洶湧,退場機制是該儘早準備!

那麼,大學閒置空間轉型為社福或長照機構,是不是出路呢?由於當前政策傾向於「在地老化」,強調居家與社區養老型態,大型機構雖仍需要,數量相當有限。即便要轉變成托育機構,那麼所考量的除了規模,地點的適切性也相當重要,退場的學校大部分都不合適。

招收陸生是另一個考量,但這牽涉到兩岸關係與政策,縱使看到中國大陸每年有數以千萬年輕人尋求升學的超大市場,台灣的大學是要招收陸生填補大學的空缺,還是吸引優秀學生來學習專業領域並接受民主法治的洗禮?

最務實的可能是「各得其所」!於是明星大學和他國競爭吸引優秀學生,非明星大學只好發展誘因,分食不確定的「大餅」。看來,這些方法也只是短期的!

最後,若撐不下去,是不是能將校地轉變為興建社會住宅,或開發成新市鎮呢?近年來「居住正義」正夯,筆者擔心政府會重蹈過去高教擴張的後塵。

居住正義,雖標榜人人都該擁有一個窩,對台灣人來說,重點更在於,人們依其付出努力,可以得到一個對應的窩。

台灣最大問題,在於近年「追價」帶來的挫折;簡言之,想要購屋者,若憑努力打拚所賺的薪資,只有「望塵莫及」可形容!

台灣在三、四十年前,當時的年輕人薪資不過在十K左右,但台北市房價約在兩三百萬之間,就可擁有一個不錯的窩,其他地方可能不需百萬元。其實,當年房價與薪資比並不低,可是只要努力打拚廿年,基本上願望是可以達成的,原因在於薪資的調整與房價的相對穩定,可以誘發人們努力去實現理想。

如今雖只有大台北房價與薪資比特別高,可是淡定的薪資,會讓人覺得房價不合理,尤其看到許多不是靠薪資而擁有房子,甚至許多房地產,是因為投資不動產帶來的暴利!台灣人打拚努力的傳統特質,一夕間變成「傻瓜」,這種價值觀的轉變,才是居住正義需要去彰顯的地方!

大學面臨崩盤危機,除了過去政策上缺少調控機制,何以在那個年代衝出那麼多私校?若真為培育青年人,難道沒有培育至少廿年的規劃嗎?難道沒有在設立學校時,看一下未來的大學生,都已經在國高中與小學就讀了嗎?所以,不論大學退場或是居住正義,背後除了人口數量的衝擊,也何嘗不是人腦思維的問題!

文章出處:http://goo.gl/OmE7fC

 

點關鍵字看更多相關文章:


#高校危機 #轉型規劃 #國際招生 #社會住宅 #政策調控 #人口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