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百寶箱
父母對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健康與福祉影響相關研究回顧:邁向公共健康研究與實踐的新紀元

2014-02-20 00:00:00



摘要作者

鄭詩穎

摘要

        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的健康狀況需要公共關注。相較於異性戀青少年,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因性傾向遭受歧視、言語侮辱,使其有較高的自殺率,而同性戀與雙性戀非白人年輕男性感染HIV的比例亦較高。儘管美國National Institutes Health和Centers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等單位都認為「父母」在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的健康發展與促進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探索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父母觀點」的相關研究卻不多。文獻與相關介入策略的缺乏顯示,顯示預防科學常將同性戀、雙性戀與異性戀青少年混為一談。然而,一般的親職技巧訓練也可能嘉惠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但仍有一些異性戀父母未必具備能力滿足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的特殊需求(例如:性傾向帶來的困惑與壓力)。此時,父母的角色愈顯重要,父母透過支持的表現,可能緩衝青少年在成長過程遇到的傷害、污名,也可能因著展現拒絕與矛盾,而成為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的壓力。

        此文本對於「父母影響」以及「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健康」的關懷,透過回顧1980-2010年間發表於具審查制度期刊,研究對象為介於10-24歲之間的美國青少年,探索與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的「性行為風險」、「暴力與受害經驗」、「物質使用(酒精、藥物)」、「自殺行為」、「心理健康與福祉」等相關議題的量化研究,深究父母對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的影響。共有31篇文章符合以上指標,主要研究發現為:(1)「性行為風險」方面,多份研究提及親子互信對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帶來的保護效果,也有研究發現同性戀與雙性戀於兒童/青少年時期經歷父母對其性傾向的拒絕,與成年早期時期的風險性行為呈現正相關。(2)「物質使用」方面,相關研究顯示,若親子關係具有互信、溫暖、支持等特質,能減少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物質濫用行為;反之,父母對孩子性傾向的拒絕,與物質濫用行為有正相關。(3)「暴力與受害」方面,研究顯示,當父母意識到同性戀與雙性戀兒童/青少年的性傾向時,家庭對其的支持以及保護其免於受害(SOV,sexual orientation-related victimization性傾向相關傷害)的程度較高。(4)「心理健康與整體福祉」方面,有研究指出,父母支持會減少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的心理沮喪程度,且於性傾向與心理健康之間扮演中介角色;反之,與父母爭吵與衝突會加重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的沮喪程度。(5)「自殺行為」方面,既有研究則顯示,父母對孩子性傾向的負面回應與自殺行為/意圖呈現正相關。另有研究指出:54%的自殺行為發生於父母並不知曉孩子性傾向時,26%發生於揭露性傾向的同一年,20%為揭露後一年內,顯示青少年揭露性傾向之前壓力最大。一般而言,親密與支持的親子關係對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自殺行為負相關,當親子關係具有互信、接納、照顧等特質時,能減少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的自殺傾向。除了梳理既有研究發現,本文亦探討既有研究之限制,包括:(1)仰賴立意樣本(convenience samples)。(2)缺乏追蹤性研究(prospective research)。(3)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的族群多樣性並未被深入探索。(4)對鄉村青少年低度探索。(5)「心理健康」與「自殺」相關研究較多,「物質濫用」與「風險性行為」相關研究較少。(6)對父母觀點的有限認知。


評論

        對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父母觀點的認識是「父母取向」介入策略(parent-based interventions)設計的重要基礎。在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性行為風險」、「暴力與受害經驗」、「物質使用」、「自殺」、「心理健康與福祉」等五個健康領域中,既有研究發現,父母對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的拒絕為其帶來負面影響,而父母的支持則對青少年健康有正面影響。「父母」可能透過對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的支持,使其更有力量探索、認同自身性別傾向,面對外界的質疑與壓力,但也可能成為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的壓力源,如研究顯示,父母對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的拒絕,使其更傾向產生「自殺」、「物質濫用」、「風險性行為」、「心理沮喪」等狀況。

        這一篇以文獻回顧為主的文章,雖是探討美國的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卻也有若干研究限制,但對現今的台灣社會仍具相當參考價值。2013年,立法委員與性別團體提案修改《民法》,爭取同志婚姻平權,與許多西方國家一樣,台灣社會也有一波以基督教團體為首的反對「同志婚姻平權」之行動,顯示在台灣社會中,仍有許多家庭、父母對同志性傾向的拒絕;尤其對華人男性而言,「傳宗接代」或許又是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肩頭上的隱形壓力。究竟父母的拒絕對台灣的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有什麼影響?是否如美國研究一樣,對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相關服務機構又能做些什麼,協助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的父母支持其子女?

        以我粗淺的觀察,在台灣,無論兒童或青少年機構,亦或同志權益團體,似乎都較少著眼於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的需求;同時,對「父母觀點」及其對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影響之探索,或是相關策略之討論也並不普及。然而,兒童或青少年在成長階段,尤其需要父母的支持與協助,台灣相關服務機構是否可能開始關注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以及家庭、父母帶給他們影響?又,是否可能發展對於「父母觀點」的認識,進而建立「父母取向」的相關介入策略,與同性戀與雙性戀青少年父母一同工作?值得我們深思,也是這一篇文章對台灣同性戀與雙性戀兒童/青少年服務工作的重要提醒。


參考文獻

Bouris, A., Guilamo-Ramos, V., Pickard, A., Shiu, C., Loosier, P. S., Dittus, P., Gloppen, K., & Waldmiller, J. M. (2010).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arental Influences on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Youth: Time for a New Public Health Research and Practice Agenda. Primary Prevent, 31, 273-309.

 

點關鍵字看更多相關文章:


#青少年福祉 #同性戀 #雙性戀 #性行為 #物質使用 #暴力與受害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