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百寶箱
2015-07-20 00:00:00
薛承泰
台灣大學兒少與家庭研究中心主任
2015.07.20 刊登於中國時報
我國在2003年開始步入「超低生育率階段」,至今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12%,相較歐洲平均達17%,日本達25%,高齡化不算快,可是因生育率60年來下降迅速,二次戰後嬰兒潮人數相對較多,加上壽命延長,從現在開始的20年台灣「高齡化」速度將快得驚人!
在這樣變遷下,家庭照顧工作壓力並沒有因家電普及化而減緩,反而是家庭人手不足,家庭與工作間難以平衡,照顧成本不斷升高且時間不斷拉長,這是當代「夾心族」的困境。日昨民進黨蔡主席也談到「政府要負起責任,不能把所有的照顧責任丟給家庭。」可是政府如何負起這個責任?我國政府又有多大能耐呢?
履行政府責任,簡單地說,政府需創造一套機制,最終就是聘請一個人來照顧自己的長輩。假如政府所聘請的那個人正好就是家人(通常是其他人),於是家人有了一份工作,可是同時需支付長輩照顧費用,如果前者所得明顯高於後者支出,這套機制就會受到歡迎,而中間的差額就是來自納稅人。因此,在一個高稅率政府下,機制的運作看似順暢,卻躲不掉人口的持續高齡化!因為將來有越來越多老人沒有家人,於是家人這份工作需照顧更多老人,要不然政府只好引進外勞,且所需費用水漲船高,稅率也必然往上衝,否則政府就要考慮減少相關福利支出,這就是目前不少福利國家的困境!
我國目前家庭規模縮小,有不少家庭無法自行承受照顧責任,政府當然不能坐視。然而,筆者認為,在考慮步向福利國之前夕,加上面對超快高齡化的未來,如何尋求個人、家庭、企業與國家責任的平衡,才是要務。小心陷入福利國陷阱,特別是東方國家尚存在一些家庭互助功能,也正是近年來歐洲國家試圖為福利國所找尋的一條出路。
民進黨從2000年開始籌畫與研究,一直到2007年才核定長照十年計畫,而該計畫卻是從2008年由國民黨政府來實施,若說推動長照有所延宕,究竟指哪一段?其實,實施長照和政黨輪替無關,主因是長照的內容與服務方式,早就在國際間及國內地方政府生根,這些本都是「該做」;難處在於,如何適度滿足當前需求,又能兼顧未來發展?而政府作為也會誘發需求,引導未來走向!這7年來政府按實施經驗「滾動式修正」,長照需求量上來了,預算也逐步增加,照理說,這才是「長照2.0」版,不是嗎?
過去7年由於長照人口多為目前80歲以上老人,他們是台灣歷史上同時擁有最多成年子女(目前50、60歲)的一群人,是照顧能力相對較強,家庭機制尚能夠發揮的一個世代,也正是政府甫推動長照的時代背景。基於此,政府應與時俱進按部就班,發展出台灣特色的長照政策呢?還是應按當年民進黨「長照十年計畫」所規畫800多億來落實?大家一起來思考。
文章出處:http://goo.gl/Q2Nokk
點關鍵字看更多相關文章:
#高齡化 #長照 #家庭照顧 #家庭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