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百寶箱
大陸的「單獨二胎」,臺灣的「三五一胎」
2014-01-28 00:00:00
台灣大學兒少與家庭研究中心主任 薛承泰
刊登於中國時報20131119時論廣場 「單獨二胎著眼勞動力失衡」
鄧小平在35年前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取得權力,啟動大陸的改革與開放;一樣是「三中全會」(第十八屆),中共在人口政策上做出一個重大決定,也就是將1979年以來「一胎化」政策轉為「單獨二胎」。「單獨二胎」是指夫妻任何一方是獨生子女,即可以生第二胎,在此之前只容許夫妻均為獨生子女才可以有第二胎;準此,中國大陸在短時間內可能增加一千兩百萬名嬰兒。35年前中共擔心十億人口吃垮經濟發展的果實,如今已擁有超過十三億人口,卻希望能平衡人口結構,減少老化的速度,其目的也居然是為了經濟!
其實,人類自有歷史以來,何嘗不是「一張口與兩隻手的戰爭」。一張口代表人類的消費,包括糧食、居住、交通、穿著、...,乃至於當前所強調的教育、娛樂、休閒與能源的消耗等;兩隻手說明了人類的生產與創造,不僅吃的、住的、用的,...自工業革命以來,已大幅改變人類的生活品質,平均壽命光在上個世紀就翻了一翻。兩百年前,當人類首度出現十億人口時,當時的智者都不看好這個地球可以養活二十億人口;沒想到今天地球上出現了72億張口,預計到2050年將繼續成長到90億人口!地球會被吃垮嗎?
人口增多自然會增加消費,可是人類的消費方式帶來衝擊可能更大,逐漸導致環境生態的破壞與地球資源的枯竭。工業革命前,人類仰賴的能源是太陽,如今卻有九成以上能源仰賴石化燃料;而光是二氧化碳一年排放出80億噸,超過生物圈所能吸收的碳多出50億噸。這兩百年年來,說明了一件事,人類享受發展成果的同時也在毒害自己,不僅如此,地球也不斷出現過去所沒有的危機!君不見,有不少地區出現異象,人們出門必須要帶口罩、要搶乾淨的水喝,氣候變遷詭譎,毀滅性災害頻率增多;可是,到目前為止,人類的兩雙手似乎戰勝了哪一張口,人們仍然在提升各種產量,來滿足無窮的欲望。
如今人類已逐漸意識到地球負荷的沉重,卻也不能忽視需要被照顧的人口的消費,因為那些人現在是我們的長輩,是日後的自己!這看似相互衝突的命題,唯一的解套,有賴於我們的雙手之外,還需加上一個腦!簡言之,我們不能像過去一樣只是努力增加生產,而忽視生產過程所產生的代價,以及生產成果的分配問題!人類現在需要的應是,培養未來人口的創造力,改變當前人口的消費模式,增能需照顧人口的健康與安全!
中共放寬生育的限制之後,認為長期對經濟會有幫助,主要考量不只是在於增加新生人口所帶來的消費,更重要的是,填補未來勞動力的失衡。中共何以在35年後才有此轉變呢?當然是因今天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需有更宏觀與長遠的發展策略,人口政策是關鍵之一;此外,當社會意識到短時間內將進入人口負成長,在思維上,就會逐漸改變,從「人口量」的控制,移轉到減輕「人口結構」之衝擊。
這個現象一樣發生在臺灣,即所謂的「少子女化」與「高齡化」。臺灣在上個世紀後半,生育率即呈下降趨勢,基本上反映社會的「進步」,公元兩千年後的續降卻帶來人口高齡化的「憂慮」,變遷速度過快是其特色!回想三、四十年前,普遍家庭資源匱乏,多數婦女在35歲前就完成生育三位以上子女,含辛茹苦將他們養大;如今,這些子女約有一半尚未結婚,35歲前若有生育,大多數是第一胎,也是含辛茹苦!兩代之間,變化就是那麼明顯!
臺灣人口密度甚高,環境的負荷與生存條件是極為關鍵的議題,最近齊柏林所拍攝的「看見台灣」讓我們更貼近去關心台灣的環境。另一方面,當我們知道約5年後人口即將落入負成長,減緩人口老化速度至少是今後數年的重要挑戰!經建會預估,民國115年臺灣將有20%人口是65歲以上,屆時老人人口約是15歲以下幼年人口兩倍,就算是未來這12年沒有天災、瘟疫、全球經濟一片榮景...,在人口結構快速變遷以及環境生態惡化下,有甚麼辦法能譨臺灣安然走到115年?
點關鍵字看更多相關文章:
#人口老化 #生育限制 #勞動力 #少子化 #高齡化 #生育率 #人口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