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百寶箱
受虐待與疏忽兒童的事件記憶與易受暗示性:
與創傷相關的精神病理學及認知功能

2012-09-05 00:00:00


摘要作者

          黃素霞

摘要
       受虐兒童的創傷經驗如何影響其記憶處理歷程,在國外已是相當受到重視的研究領域。過去研究已顯示童年受虐的經驗,對於個體的記憶表現有相當程度的影響,例如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成人,往往會過度關注與創傷相關的線索,因而干擾了他們對於日常生活的記憶表現。然而,少有研究直接以受虐兒童為對象,更少有研究關注不同的受虐類型對於兒童記憶表現的影響。尤其是遭受性侵害的兒童,可能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中的解離症狀,繼而影響他們的記憶表現。此類議題對於司法實務上判定受虐兒童的證詞可信度具有相當的重要性。
 
       為探索受虐經驗是否影響兒童的記憶正確性及易受暗示性,本研究以322名曾因兒童虐待案件而涉及鑑識(forensic)調查的3到16歲兒童為對象,安排研究對象與一名陌生成人進行遊戲活動,然後透過結構式訪談了解研究對象的自由回憶、記憶細節以及易受誤導及暗示程度。同時,本研究也透過「兒童知覺改變量表」(Children’s Perceptual Alteration Scale)、「青少年解離經驗量表」(Dissociative Experiences Scale for Adolescents)、「兒童解離檢核表」(Child Dissociative Checklist)、「整體功能評估量表」(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ing)、「兒童憂鬱量表」(Child Depression Inventory)、「兒童創傷症狀檢核表」(Trauma Symptom Checklist-Child Version)、魏氏智力測驗((WISC-III &WPPSI)、修訂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Revised)、斯比智力量表(Stanford–Binet Intelligence Scale)之短期記憶力分量表等工具,來測量個人的創傷相關精神病理學(包括憂鬱、焦慮、解離症狀)以及認知功能,以瞭解上述兩者對於創傷經驗對記憶表現的影響是否具有調節效果。
 
       研究結果顯示:受性侵害及/或受身體虐待的兒童,在解離方面的分數比受疏忽的兒童為高。而受性侵害的兒童又比受身體虐待、疏忽或無受虐歷史的兒童更可能得到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診斷。整體而言,受虐兒童對於非壓力事件的記憶正確性與一般兒童並無顯著差異。而較年長及認知功能較佳的兒童,能回溯較正確的訊息並出現較少的記憶錯誤,這與過去的研究結果一致。研究結果特別指出:固然受虐類型本身並無法顯著預測兒童的記憶正確性或易受暗示性,然而在有高度解離症狀的兒童中,當其創傷症狀愈嚴重,記憶的錯誤性也會愈高。研究結果可用以協助相關專業人員評估受虐兒童之證詞。
 
評論
       性侵案件中受害人的證詞往往具有關鍵的證據性,然而受害者因經歷壓力及心理創傷,是否可能影響其記憶表現?尤其受虐兒童的證詞能否為法庭所採信,長久以來一直是備受爭議的焦點。在過去的判例中,因兒童對侵害事件供述前後不一,而不予採信之情形時有所見。是以需透過研究了解受虐兒童的記憶表現,以及探討壓力創傷事件對於其記憶的影響,以期能增進相關專業人員及司法人員對於受侵害兒童的記憶表現有更深入的認識。
本研究透過大規模樣本,針對國外對於受虐兒童研究,並將兒童之個別精神病理及認知功能程度納入考量,實屬相當完備。研究結果發現解離此創傷症狀對個體記憶表現有顯著影響,更值得實務界關注。然而,在該研究中僅以受虐類型做分類,較欠缺將個別兒童的受虐歷史及受虐程度納入考量。例如已有研究指出早期與長期受虐可能導致長期的神經生理改變(如記憶中心的海馬迴)。此外,在華人文化中,兒童常被教育應服從權威,此因素是否會影響兒童的記憶易受暗示性,亦值得關注。
 
       台灣目前對於兒童證言可信性與受虐兒童的記憶表現等研究仍屬少數。司法人員如法官需加強專業能力,適時借重專家鑑定人以評估兒童證詞可信性;而心理相關專業人員亦應致力於建立受虐兒童的記憶表現與易受暗示性的相關本土研究,與國外研究結果進行比較,方能更有效地運用於改進實務司法程序,以保障受侵害兒童之訴訟權益。
 
文獻出處

 

點關鍵字看更多相關文章:


#兒童虐待 #創傷 #性侵害 #身體虐待 #記憶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