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百寶箱
2012-12-26 00:00:00
摘要作者
黃素霞
摘要
神經科學上的進步拓展了人類對社會功能的了解,在心理學及神經心理學研究中,兒童社會功能的問題也成為愈益受關注的領域。對於日常生活的互動以及個體的身心健康,適當的社會互動──包括社會認知、社會技巧與互動,以及社會行為──皆佔有重要地位,因此準確地辨識及評估社會功能,對心理相關領域的研究者、臨床工作者及醫護專業人員而言,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然而,過去關於回顧社會功能評估工具的文獻,其限制為所列工具過少、過舊,或未進行系統性搜尋等缺陷。
本研究採取全面回顧法,以歸納出評估兒童及青少年社會功能的工具。並分析各工具之理論模式基礎、使用對象年齡範圍、發展該評量工具時所採用的樣本,以及其心理計量資訊(因素結構、信度、效度)、被引用次數等資訊。研究者在「心理學文獻資料庫」(PsycInfo)與「護理與健康照護全文資料庫」(Cumulative Index to Nursing and Allied Health Literature, CINAHL)中,以「利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社會適應」(social adjustment)、「社會認知」(social cognition)、「社會能力」(social competence)、「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ing)、「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社會結果」(social outcomes)及「社會技巧」(social skills)為關鍵字,搜尋介於1988年一月至2010年一月間的文獻。此外,也以「社會」(social)一詞,結合「評估」(assessment)、「情緒知覺」(emotion perception)、「臉孔知覺」(face perception)、「臉孔辨識」(face recognition)、「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歸因」(attribution)、「道德推理」(moral reasoning)、「非口語溝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語言」(language)、「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注意力」(attention)、「處理速度」(processing speed)、「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及「計畫」(planning)等關鍵字另做搜尋。
分析結果共計列出了86份適用於一般六歲至16歲兒童青少年的社會功能評估工具。這些工具皆於1988年到2010年間以英文出版,且皆為結構性測量工具。針對量表的分析結果摘要如下:
(1) 多數評估工具皆為紙筆測驗,然而部分測驗透過電腦介面施行,顯現透過電腦提供視覺刺激及虛擬實境以施行評估,是未來在評估社會功能上的預期趨勢。在所有評量工具中,79%的評估工具只由受試者自評,此外有3.5%的工具只由家長評量,研究者指出上述兩者的缺點,並歸結針對兒童青少年的社會功能評估,最好還是能透過兒童、家長、教師三方進行測量較適宜,如「社會技巧評量表」(Social Skills Rating System)、「同儕社會能力量表」(Social Competence with Peers Questionnaire)、「社會技巧量表」(Social Skills Questionnaire)皆具備兒童、家長及教師版。
(2) 近47%的評估工具在發展時所採用的樣本數介於100人到500人。44%採用500人以上的樣本,但只有少數工具說明樣本與母群體的相似性。在信、效度方面,將近90%的工具報告了信度,且多數紙筆測驗採內部一致信及再測信度。部分評量工具報告了建構效度(包括聚斂效度與分歧效度)。
(3) 被引用次數最高者依序為「社會技巧評量表」(Social Skills Rating System)、「友誼品質量表」(Friendship Quality Questionnaire)及「社會訊息處理訪談表」(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terview)。其中「友誼品質量表」因易於取得而非常廣為使用。針對此三項工具簡介如下。
評估工具 |
適用年齡 |
形式 |
版本/題數 |
向度 |
社會技巧 |
幼稚園到 十二年級 |
紙筆測驗, 李克特三點量表 |
兒童版(34-39題)、 |
社會技巧(合作、肯定、負責、同理、自我控制)、 |
友誼品質 |
三到五 |
紙筆測驗, |
兒童版、家長版 40題 |
陪伴與娛樂、 |
社會訊息處理訪談表 |
9到12歲 |
針對六個 |
兒童版 |
- |
由於社會功能是一個相當複雜的概念,牽涉到兒童青少年本身與多項內在、外在因素之互動。本研究之結果有助於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心理學家及醫療專業人員選擇適當的評估工具,區辨出兒少族群在哪些特定的社會能力範疇上遭遇困難,以及測量其功能程度,以利於調整後續的處遇計畫。
評論
社會功能為一涵括面向相當廣泛的概念,評估的範圍與層面也依不同理論學派及對象而有所差異,大至複雜的自我控制或團體合作,細至對情緒、肢體動作的辨識。本文透過系統性地進行文獻回顧,統整、簡介了近年來美國學術研究中曾採用的兒童青少年社會功能評估工具,實有助於我國相關領域工作者做為參考。
在本文中所舉出最常被引用的「社會技巧評量表」,係由Gresham根據社會技巧缺陷及社會學習理論,針對兒童青少年之社會技巧提出評估的面向,其理論模式甚為完整,並有題數精簡、適用年齡層廣等優點,可與國內現有之社會行為評估工具(如洪儷瑜教授編製的「青少年社會行為評量表」,適用年齡層為六年級到九年級)相輔相成。
另一常被使用的「友誼品質量表」,其特點為重視個體所知覺的人際互動關係,並從質、量兩方面來評估友誼的品質。國內亦有一些研究參考此量表,並考量國情文化不同而進行修編(林慧姿,2004;戴淑梅,2004)。最後,針對「社會訊息處理訪談表」,其特點為計分上同時採用李克特六點量表與開放性問題。唯因題目的呈現形式為故事情境,部分故事的脈絡可能涉及國情文化上的差異(例如其中一題假設場景為「未受邀參加派對」),因此,最好針對故事場景、環境進行修訂,以更能貼近我國兒童青少年之生活經驗。
英文出處
Crowe, L. M., Beauchamp, M. H., Catroppa, C., & Anderson, V. (2011). Social function assessment tool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from 1988 to 2010.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31, 767-785.
點關鍵字看更多相關文章:
#兒童社會功能 #社會技巧評量表 #友誼品質量表 #社會訊息處理訪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