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薛承泰/疫情與親情

2020-01-31 23:00:49



薛承泰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組長

2020.1.31 刊登於聯合


沒想到金鼠開年沒帶來數一數二的好運氣,而是疫情如鼠竄般地擴散。源自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數量超越SARS;儘管致死率沒SARS高,疫情仍在蔓延中。

為避免人傳人,加上寒流與流感來襲,人們減少出入公共場所,盡量待在家裡與眾隔離;有手機相伴,能發揮「隔而不離」功能,還不至於悶得發慌。

然而,這段時間所有需要與人接觸或群聚的服務業與生產事業,有些只好延後開工;可是政府機關、學校、醫院、安養、托育等場所怎麼辦?尤其是醫療與照顧,恐怕才是最棘手的!基於此,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恢復家庭部分功能,讓家庭仍可成為人們最佳照顧與庇護場所,並藉此培養與發揮親情力量。

甚麼是親情?不同世代或有不同解讀,但對於一九七○年代前出生者來說,親情不是課堂上老師說的,也很少是來自父母口中講的,大多是藏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例如,從小學到高中的便當,就足以感受到親情。

在那高生育年代,媽媽準備便當通常不是一個,三、四個是常見的事;父母既要每個小孩都能吃飽,又得考慮口袋鈔票,相當難為。至於便當內容,最常見的是菜脯、滷蛋、荷包蛋、菜脯蛋、瓜子肉、蛋炒飯;這些菜餚不是同時出現便當中,而是輪著出現,從小學一直到高中,除非因為拜拜或生日,便當才會出現雞腿,當天總會羨煞同學!

相形之下,現代父母很少為孩子準備便當,甚至不知道如何做便當;尤其出生九○後的,出門就會看到便利商店與速食店,最近還流行外送,看來是兩個不同世界!可是,大家是否注意到,過去衛生環境與醫療科技遠不如今天,孩子們帶便當除能吃到媽媽爸爸的味道,自備餐具也是環保作為,同時可減少同學間疾病感染機會。別忘了,當時還是大班大校。

這批便當族,曾幾何時已步入中高齡,成為父母後多數人很少為他們九○後孩子做便當,或許都忙於工作,或許不想為便當菜傷腦筋,孩子們寧可手握著奶茶也不想在漂亮書包中放入油膩膩便當。學校樂得把蒸飯間拆除,同學們也不必為誰抬便當而爭執;當然,更要感謝政府德政,有些學校還備營養午餐,帶走不少家庭的壓力。

時代變遷,無形中讓家庭功能逐步喪失,學校與機構雖可替代部分,卻也衍生出新問題,或成為新的感染源。今天的疫情,從武漢到中國各省,進而到全世界,連政府都抵抗不了。就算兩三個月後危機解除,更厲害的病毒仍會再來!

一般人不知病毒怎麼生成,能做的就是避免被感染。看到政府為了防疫左支右絀,大家何不開始培養自己與家庭的防疫能力,不是戴上口罩而已;不常準備三餐的,不分男女學著做,有幼兒不方便送托,也學著當廿四小時保母;若有困難,網路上多的是「老師」。既為自己也為家人,正是培養親情與落實性別平等的最佳時機。


(作者為台灣大學教授)

文章出處:https://udn.com/news/story/7340/4314904


 

點關鍵字看更多相關文章:


#COVID-19 #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