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一個各自表述的時代?

2015-11-11 00:00:00



薛承泰

台灣大學兒少與家庭研究中心主任

2015.11.11 刊登於聯合報


當國際上肯定「馬習會」對於「和平」做出了貢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在臉書上讚揚「馬習會」對地區有促進「穩定」與「繁榮」的功能;然而,不少國人仍將目光集中在是否只談「一中原則」?到底有無「各自表述」?

或許目前無錄影顯示馬總統口中「一個中國各自表述」連續八個字,可是當他們握完手讓記者拍完照後,兩人不就是「各自表述」嗎?這不只形式如此,各自記者會所描繪的「一中」難道不是如此嗎?

國內對「馬習會」的解讀,更是「各自表述」!在各政黨中尤為極端化,一樣在這塊土地的人們,真的不如敵對六十六年的兩岸關係嗎?

這次「馬習會」意外爆紅的是國安會秘書長高華柱所帶去的金門陳高,是俗稱的「黑金剛」,且刻意選擇一九九○年九月出廠,象徵「金門協議」兩岸破冰時間點。更意外的,十一月七日正好是金馬解嚴廿三周年紀念日,我很想知道,是誰選的日子?光是這個日子,馬先生一點都不吃虧!

當兩岸領導人高粱下肚時,清香酒氣盤上腦際,無論是否感嘆「古來聖賢皆寂寞」,國內媒體似乎獨鐘「唯有飲者留其名」!多少人想到,是來自當年苦守在坑道中的英勇國軍,為了禦寒抗濕研發高粱酒;而當時司令官胡璉將軍,鼓勵居民種植高粱用來換取白米,軍民胼手胝足不斷改良創新,才有今天享譽兩岸的金門高粱,金酒公司每年還貢獻給財政部超過四十億的酒稅!

在「馬習會」中,金門高粱酒以及打上「中華民國」的字樣,讓全世界都看見了,相信習先生也看到了!

歷史真會捉弄人,六十六年前兩岸開始分治,難道不是那一場「古寧頭戰役」?之後陸續兩岸軍事衝突,都發生在金馬各島嶼中,尤其金門又扎扎實實經歷廿一年的單打雙不打,中共至今尚未在台灣這塊寶地中有過一顆砲彈,卻在金門那一五三平方公里土地上(台灣的兩百分之一大)前後足足投下一百萬顆!

當台灣不少人把大陸當作洪水猛獸,卻忘了四百年來曾經在台灣投下砲彈的那些國家;而生活在戰地的同胞,卻撿拾來自對岸的彈殼,將它磨成鋒利的鋼刀,不是用來殺共匪而是把錢賺回來,把砲彈變成銀彈!我們都是歷史的過客,究竟哪一種作為才能為後代帶來和平呢?

說來說去恐怕仍是「統」與「獨」的魔咒,在我們腦中各自劃上一條界線所致。何以是「魔咒」?因為這些概念在不同政黨,乃至於不同世代,也都是各自表述,不是嗎?各政黨不論主張為何,可曾說明過「統」與「獨」的內容,實現「統」與「獨」的方法,以及評估其帶給人民的生活安定、幸福與永續?

如果是追求生活形態的趨於「統一」,那已經發生了,不只是兩岸而是全球性的;如果說「獨立」,那麼台灣近年來趨於「獨立」,只要算算有多少國家給免簽就知道了。如果我們不要這樣的「現狀」,而是改國號的「統」或「獨」,總統大選到了,那麼就請各候選人說個清楚,好讓選民能想像出一個未來!

已經走到廿一世紀了,當人們生活離不開網路,何來的國界?當人們可自由遷移通婚並置產時,家界也看不清了。無論如何表述,都無法避開迎面而來的全球化與國際競爭,唯有提升競爭力,否則今日各自表述,明日相顧無言!

(作者為台大兒少與家庭研究中心主任)


文章出處:http://goo.gl/2Uimeh

 

點關鍵字看更多相關文章:


#馬習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