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20夏季論壇會後報導-後疫情時代的親子數位策略

2020-06-10

網路成癮、遊戲成癮這些專有名詞從近10年開始浮現,以前的我們很難想像未來某一天,人們會這麼依賴網路、數位穿戴裝置。甚至現在已經進入5G時代,人們幾乎與網路緊密相連,許多因應而生的職業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如電競選手、實況主、Youtuber等。尤其,全世界在2020年一開始,就經歷了新冠肺炎的疫情席捲而來,臺灣的疫情有效地獲得控制。但民眾的生活也開始有了很大的變化,例如:我們開始習慣遠端工作(在家工作)、線上會議,工作型態出現鉅變;甚至學生們也使用線上學習取代部分實體課程。因此,要從我們的生活中移除網路,幾乎是不可能的。

    台大兒家中心發現在這波後疫情時代,家長渴望了解孩子在網路上的「生活」經驗,但卻無從下手。而孩子多半也認為家長只用限制的方式,根本無法達到平等溝通的目標,甚至無法理解孩子為什麼這麼依賴、享受在網路世界中生活。因此,中心和社團法人國際社會福利協會中華民國總會、臺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共同在7月16日暑假的第二天,舉辦了夏季論壇「後疫情時代的親子數位策略」,協助有愛說不出的親子,好好彼此對話。

中心馮燕主任主持提問與回應場次(攝影/台大兒家中心)


    當日活動邀請到兒家中心的張郁雯教授、戴羽晨社工師以及趨勢科技網路安全科技軟體公司的朱芳薇經理,分享哪些課程可以促進孩子的心理素質、如何有效使用科技產品互動,並訂定合理的手機使用規則。現場共計119人出席(出席率73.4%),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一同參與,並和講師會後討論新興媒體職業的發展。
    台大兒家中心取得國外生活技能訓練(Life Skill Training, LST)教材授權引進台灣,並改編成適合本土的正向人際及生活能力訓練(Positive Interpersonal & Life Orientation Trainng, PILOT),並發現這套改編後的教材可以有效降低基隆國小5年級學童的網路使用時間。分析最主要的原因是,教材的核心概念係促進兒少的環境因應能力,並增進心理素質,讓兒少可以練習並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情緒調節和增進社交能力。孩子的這些素養能力鞏固好,自然就不用過度擔心漫無目的使用網路或在網路世界中受到各種的誘惑。網路成癮的關鍵並不在與網路本身,而是「使用者」如何有自覺性的使用它。


中心張郁雯教授報告生活能力訓練(LST)對兒少心理素質的影響(攝影/台大兒家中心)

    趨勢科技對於網路世代兒少的上網安全不遺餘力的提供各項免費服務,朱芳薇經理從兒少上網容易誤觸的陷阱談起,點出許多家長以為安全的關鍵字搜尋,也有可能藏有情色的連結與惡意詐騙廣告,Youtube也隱藏者許多兒童不宜的影片內容,防不慎防。因此若能透過家長守護的防護工具,阻擋不適合兒少瀏覽的內容,才能達到真正分級瀏覽的效果。也歡迎有興趣下載此APP且符合研究中心受試者資格的親子加入研究,幫助學術單位分析哪些策略可以有效幫助親子溝通及改善親子網路使用的互動關係
    網路成癮議題的討論,已由《國際疾病分類》(ICD-11),在去(2019)年6月將「遊戲成癮」納入分類之中,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會議決議中將此列入精神疾病的一環。根據ICD-11的疾病定義,並不是所有玩網路遊戲的玩家都會被歸類到疾病之中,而是因為過度沉迷而逐漸喪失「自我行為控制力」,並且嚴重影響到正常生活機能。

戴羽晨社工師從兒少的角度分享不同世代的想法與觀點(攝影/台大兒家中心)


    本次論壇特地邀請子代的代表--前台大電競社社長現身說法,告訴家長應該要如何與孩子溝通才不會踩到地雷,例如:就事論事,不要扯到人際關係和其他同儕的比較或翻舊帳,出言恐嚇不關電腦就把電腦丟掉。順利溝通的三個關鍵概念是:時間管理、生活習慣、先了解再溝通。因為網路成癮往往不是原因,而是生活已經出現問題的結果,找出孩子黏著在網路的癥結,才能解鈴。此外,戴羽晨以其對網路遊戲的了解,分享遊戲可大致分為社交需求型和成就感型,家長需要了解不同遊戲有無法暫停或交友需求的地雷,貿然中斷孩子的網路等於要求孩子與朋友絕交,事後無論如何亡羊補牢,恐怕對孩子的傷害都已造成。最後,戴羽晨也告誡現場親子,想成為電競選手並無不可,因為成為一名專業電競選手可能比考上第一志願還難。然而,孩子們不知道的是,電競選手的壽命可能只有短短5-10年,退役後的生涯規劃也是需要孩子自己審慎考慮的。
如果您想要知道更多論壇的內容,歡迎點選連結下載檔案(為維護原作者的權益,請您運用及分享檔案時審慎使用,未經作者書面同意,請勿轉載或引用,若經同意轉載、引用,請務必註明出處來源且勿運用於商業行為。)





【聯絡我們】

電話:02-33661255

電子信箱: ntucfrc@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