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 第86期 |
|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信 託 慈 善 基 金 會 兒 少 暨 家 庭 研 究 中 心 電 子 報 |
|
專題報導2021春季論壇會後報導
藥癮防治為重要社會及公衛政策,行政院於106年5月11日提出「新世代反毒策略」政策,宣示我國防毒、拒毒、緝毒、戒毒的決心,並投入100億經費,積極防治毒品及其所帶來的犯罪與傷害。儘管如此,現今社會對醫療及社福專業協助藥癮者復歸社會和其預防工作的需求日益增加,雖然各縣市成立毒品危害防制中心,增編經費及擴編人力,許多實務現場仍出現處遇及預防業務的人才不足的情形。 因此,中心本次春季論壇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共同舉辦,邀集法務、社工、心理、醫療、警政、衛政等一線工作人員及專家代表,透過國際及本土預防、處遇的交流,及世界咖啡館的模式,蒐集實務現場困境與解決建議,達到充分溝通的目標。本次活動報名者眾多,現場出席共309人,許多夥伴因不及報名,事後索取活動手冊共同學習,可見藥癮預防及輔導處遇的需求迫在眉睫。
本次研討會邀請台大陳銘憲副校長、衛生福利部李麗芬政務次長、台大社科院王泓仁院長、中心馮燕主任和社工系吳慧菁系主任擔任致詞貴賓,分別就藥癮防治環境、政策提出培力方針。無論是產官學界,都一致認同藥癮議題是當代社會問題的一環,防治工作無論是學校教育、在職訓練、進階培訓都環環相扣,當務之急需要先盤點領域人才需求,構思系統化的訓練模組,才能確實幫助一線工作夥伴解決問題。因而,本中心與台大社工系都認為本次論壇並不只是一場研討會,更是一個發展專長領域的契機,從家庭到社區到醫療,需要互助合作,才有機會減緩藥癮的惡化。 論壇一先從我國反毒策略及現況出發,邀請法務部保護司黃玉垣司長說明目前政府政策方向,以及國家衛生研究院的陳為堅教授從科學實證的角度分享目前各級毒品的盛行率,發現三四級毒品和新興毒品(混合式毒品)於2018年正式納入調查,便排名第五,顯示現今新型態非法藥物使用者的人口特徵已有變化。論壇二則和與會者分享目前臺灣的有效方案,不同階段的藥癮者,需要多元的服務模式協助,從三級的處遇模式出發,藥癮醫療示範中心李俊宏主任分享醫療端可以如何面對藥癮個案。二級家庭處遇模式的吳慧菁系主任分享本土化後的德國家庭復原力(SHIFT)方案,可以有效協助家庭發揮復原力。當然,初級預防也絕對不能少,張郁雯教授分享從學校端如何透過正能課程(PILOT)的介入,有效降低學生物質使用的比例,並增加心理素質,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挑戰與誘惑。
下午的重頭戲便是透過世界咖啡館的形式,邀請所有的與會者就自身有興趣的主題進行參與及討論。本次論壇將討論主題分為五大主題,分別為藥癮防治與輔導人力現況與條件、藥癮防治與輔導工作內容(監所內與轉銜)、藥癮防治與輔導工作方法及復歸社區、藥癮者家庭支持服務策略、個案管理取向合作模式,並從五大主題,再區分為實務困境和未來展望,提供與會一線工作者充分表達訴求的平台。 從世界咖啡館的討論中歸納總結幾個重點,各個單位對工作角色的定位、期待、工作負荷量、薪資結構,都讓助人工作者感到無力。加上現有人力的專業訓練不足,工作方法百家爭鳴,各自土法煉鋼,未有統一的定位。因此,實務界提出擴充人力、穩定人才流動率、升遷管道、危險加給、經驗傳承、建立證照制度、打造中央專責機構、建立雲端資料庫等訴求,希望相關單位能重視。 針對監所內輔導及轉銜,參與者提到最多的實務現況是監獄內的教化人力不足、案量龐大,甚至離島師資更為匱乏,礙於地理位置、交通因素以及經費等因素,許多本島師資不願意至離島提供服務。而藥癮者出監復歸社區,其轉銜工作仰賴個管師、更生保護會、觀護人等等共同合作,但經常發生連絡不到個案以致無法繼續提供服務等狀況。參與者建議,或許監獄端可以提早開放讓社區資源進入監所,讓工作者能提早與個案建立關係。另外,在個案資料的轉介上,可以結合戶政系統,或其他(官方)系統進行勾稽,讓個案的戶籍資料能同步更新。在網絡間的合作上,參與者建議希望衛福部及法務部能明確訂出工作內容,讓第一線人員有跡可循,增加工作效率。 藥癮者從監所出監或有復歸社會的需求時,可以現有的處遇方案作調整,如強制社區服務來取代入監服刑或緩起訴;將附命戒癮治療課程內容標準化,提升成效。人力不足的部分或許可以運用民間團體志工,但志工的訓練也需要有設計相關課程,部分參與者提出更生人或成功復歸社會的藥癮者也能成為志工人力來源。 在藥癮家庭支持服務方面,目前面臨的現況,多是家庭接納度不高,不願意讓藥癮者回家,或是藥癮者適應社區受到挫折又回去用藥,導致惡性循環的情況,以致與家人關係破裂。然家庭修復非一蹴可幾,參與者建議應建立工作者與家屬的關係,提供誘因(經濟協助等)或是增加家屬的知能或許可以讓家屬更了解個案,加強社區工作,培育志工投入服務家庭,長期投入,方能鬆動家屬的心。 最後,在個案管理合作模式主題中,與會者提到社政、衛政、法治、警政等相對主動,或是當任務歸到某個主責機關時,它們就會是主動的角色。雖然各單位會透過召開聯繫會議、網絡會議或其他方式合作,但事後能否有效落實工作分工,則有待進一步討論。針對個案管理合作,參與者認為透過多方參與跨專業出席之活動(如:此次研討會)專業人員可提升跨領域的專業知能,了解其他網絡的工作內容將有助於個案管理的合作。 雖然政府及民間團體陸續投入資源,以因應藥癮防治議題,但成癮防治百家爭鳴,資源如何能有效整合,是目前面臨的一大困境。除了爭取經費,人才其實才是最重要的資源,如何調整藥癮防治人員的薪資結構、建立人才培力專業訓練課程、積分認證或證照制度,才能有效留住人才,提供更有效、更有品質的服務,協助藥癮者重返社會。 若想進一步了解春季論壇的活動內容,歡迎至下方連結下載會議手冊 https://reurl.cc/e9qOLK
【聯絡我們】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電話:02-33661255 電子信箱: ntucfrc@ntu.edu.tw |
|
學術成果時事評論國際新知 |
|
新聞集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