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 第84期 |
|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信 託 慈 善 基 金 會 兒 少 暨 家 庭 研 究 中 心 電 子 報 |
|
專題報導關係霸凌:你我都不是局外人
Netflix熱播影集《漢娜的遺言》,討論到美國的校園霸凌、性侵、自殺等議題。每一季的敘事方式不同,卻完整呈現霸凌者、被霸凌者、旁觀者角色的不同面向。想想求學時期的經歷,你是否也曾經是劇本中的一角?即使不是霸凌者或被霸凌者,或多或少為求明哲保身,我們也都是霸凌事件的旁觀者。
圖/台大兒家中心繪製 霸凌的新興型態,你跟上了嗎?! 近年來,隨著科技日趨發展,「網路霸凌」也開始成為青少年霸凌的一種類型,根據兒福聯盟2018台灣校園霸凌防制現況調查,自陳有被霸凌經驗的孩子中有94.8%的孩子認為自己曾經遭受過關係霸凌,但其中有23.2%的孩子為了追求同儕認同,而傾向不認為是霸凌行為;根據臺大兒家中心兒少家庭社會經驗追蹤研究,發現在國小四年級的學童自陳遭受到肢體霸凌經驗的比例約為70%(Feng, Hsieh, Hwa, Huang, Wei, & Shen, 2019),同一群孩子到國中一年級階段,被肢體霸凌經驗的比例降為50.9%,但是自陳有被網路霸凌經驗的比例卻高達為89.4%,有使用網路霸凌他人經驗的比例也達到89.2%。 根據教育部霸凌類型件數的調查,網路霸凌事件通報從2016年的64件到2020年121件。雖然教育部調查從2016-2020年校園霸凌通報人數日趨增加的現象 ,且被通報數最多的區間是國小及國中階段,但跟各個民間團體的研究相比,數據明顯差距過大。根據Erikson的發展理論,青春期階段(12-18歲)的孩子會面臨社會心理危機中的自我認同與角色混淆,重要關係人也由家庭、學校轉變成同儕群體(Erikson, 1993),同儕的影響力超乎家長的想像。 網路霸凌其實也是一種關係霸凌(Campbell, 2005),同時網路霸凌不會被時間或是空間限制,所以對於被霸凌者的傷害更大,也更無法修復(Pieschl, Kuhlmann & Prosch, 2015)。同時網路匿名的特性,遭受網路霸凌的同時,被霸凌者很難第一時間辨識霸凌者,霸凌者也會透過虛擬的身分恣意傷害他人。而這些受霸凌者會因為情緒壓力尋求物質的協助,在未來長大後物質成癮的機率相較未受到霸凌者高出許多(Kowalski, Giumetti, Schroeder & Lattanner, 2014)。 該如何面對霸凌呢? 上個月電子報提到108課綱主張素養教育,其中提到了兩個重要的能力,心理韌性調適以及人際溝通互動。心理韌性調適的技能可以如何幫助霸凌事件中的受害者呢?若受霸凌者擁有足夠的心理韌性,可以適當的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對於日後受到的傷害會降低;但是,我們不能一味的只改變自己,也需要主動出擊,改變霸凌者的行為模式,與對方建立正向的人際溝通。根據臺大兒家中心2017-2020年對使用LST課程介入進行的追蹤研究發現,介入組學生在同儕處理的平均分數中比較少使用支配策略,也就表示介入組的學生會較擅長使用溝通的技巧,來面對同儕之間產生的衝突。而改版並本土化的PILOT國小版課程中,我們除了保留原本的衝突解決課程外,還增加了拒絕課程,該如何使用正確的態度拒絕,並且使用「我訊息」與對方說明拒絕的原因以及感受。並因應目前國小高年級學生遇到的生活情境,協助他們思考不同的回應方式(對抗、逃避、解決問題)以對話態度(理直氣壯、理直氣和、理直氣弱)。PILOT的種子教師在使用該課程人際溝通互動的課程後,也發現能確實緩解班級的霸凌風氣,被霸凌者也能更勇敢地說出自我的感受,並且與霸凌者建立良好的雙向溝通方式。 霸凌的保護因子 網路霸凌、關係霸凌、肢體霸凌等等的行為都是其來有自,一線工作者不能只探究當下事件的對錯,更要帶領孩子學習如何面對、反應,甚至是解決問題,只要學生學會建立正面的雙向溝通,輔以適當的心理調適技巧,便可有效減少霸凌的產生以及帶來的負向影響。同時,研究也表示,若能減少班級霸凌,班級的整體學業成就也會隨之提升(Kowalski & Limber, 2013)。邀請各位教育工作者多多善用我們的PILOT系列教材,幫助孩子習得因應未來挑戰的技能。
更多正能訓練介紹: PILOT國中版 https://reurl.cc/z8lxK7 PILOT國小版 https://reurl.cc/0DKlkb
【聯絡我們】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 電話:02-33661255 電子信箱: ntucfrc@ntu.edu.tw
參考文獻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8)。2018年臺灣校園霸凌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兒童福利聯盟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20)。2020年臺灣台灣學生網路霸凌調查報告。台北:兒童福利聯盟 Campbell, M. (2005). Cyber bullying: An old problem in a new guise?. Journal of Psychologists and Counsellors in Schools, 15(1), 68-76. Erikson, E. H. (1993). Childhood and society. WW Norton & Company. Feng, J. Y., Hsieh, Y. P., Hwa, H. L., Huang, C. Y., Wei, H. S., & Shen, A. C. T. (2019). Childhood poly-victimization and children’s health: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tudy. Child abuse & neglect, 91, 88-94. Kowalski, R. M., & Limber, S. P. (2013). Psychological, physical, and academic correlates of cyberbullying and traditional bullying.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53(1), S13-S20. Kowalski, R. M., Giumetti, G. W., Schroeder, A. N., & Lattanner, M. R. (2014). Bullying in the digital age: A critical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yberbullying research among yout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0(4), 1073. Pieschl, S., Kuhlmann, C., & Porsch, T. (2015). Beware of publicity! Perceived distress of negative cyber incidents and implications for defining cyberbullying. Journal of School Violence, 14(1), 111-132. |
|
學術成果時事評論國際新知 |
|
新聞集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