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兒少中心 NTU CFRC 2025.06 
第135期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信 託 慈 善 基 金 會 兒 少 暨 家 庭 研 究 中 心 電 子 報

專題報導

童年多重受害,是刻進細胞裡的記憶 — 中心研究成果登上兒科國際期刊Pediatrics International

在成長過程中經歷暴力與創傷事件對兒少身心健康會帶來重大且長期的負面影響。臺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長期關注此重要議題,並建立全國首創長期追蹤資料庫,以了解全台兒少受暴與身心健康情形。本中心兒少保護與家暴防治組研究團隊,由華筱玲組長領銜將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 Pediatrics International,首度以全國代表性樣本進行縱貫分析,探討「童年多重暴力經驗」與「創傷後壓力症狀(PTSD)」及「端粒侵蝕」之關聯。




全國追蹤資料揭示:1.7% 兒童是「同時經歷」七類暴力的「多重暴力受害者」
本研究以「兒童及青少年家庭與社會經驗追蹤資料庫」為基礎,分析自 2014 年起追蹤之 6233 位全台各地小學四年級學生,並於 20162018 2021 年持續蒐集同一批孩子的受暴與健康資料。研究結果發現,有約 1.7%(共 108 位)兒童在一年內同時經歷七種暴力型態(包含身體忽視、性暴力、精神暴力、身體虐待、目睹暴力、霸凌、社區暴力),被界定為「多重暴力受害者(polyvictims)」。

多重受害者創傷後壓力症狀持續至青少年晚期
研究結果進一步顯示,曾於 10 歲經歷多重暴力的兒童,其 PTSD 症狀在 1214 17 歲時仍持續偏高,顯示創傷效應非一次性事件,而是具有延續性與累積性。深入分析亦指出,這些多重受害的孩子中,多數為男童,且較可能來自非傳統家庭結構(如單親或繼親家庭),另有較高比例在出生時即有健康問題。也就是說,不僅是有身體疾病的孩子出現比較嚴重的PTSD症狀,童年經歷多種暴力的孩子出現心理疾病的風險也更高

端粒長度顯示:多重受害可能加速生理老化
除了心理面向,本研究亦首度在台灣兒童樣本中檢視「受暴經驗」與「端粒長度(telomere length, TL)」的生理關聯。端粒位於染色體末端,其長度被視為細胞老化與壓力指標。研究結果發現,多重受害兒童的端粒長度顯著短於未受害的兒童。
這表示,童年多重創傷可能不僅造成心理影響,更可能「刻」入生理層次,讓孩子的細胞出現提早老化的跡象。
 
研究啟示:早期識別、多面向評估是保護兒少的關鍵
本研究結果強調,童年受暴的影響極可能延伸至整個青少年期,甚至透過生理機制長期作用於身體。建議學校、社政與醫療系統建立早期篩檢機制,辨識學生是否曾歷多種類型暴力,並整合心理與生理評估與服務,預防不良結果的延續與惡化。

學術成果

研討會論文成果

  • Liu, G. Y., & Shen, A. C. T. (2025, November 19–22). Relations between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among Taiwanese parents [Poster presentation]. 2025 NCFR Annual Conference, Baltimore, MD, United States. MORE

新聞集錦

國際新聞

  • 英勞工產假將放寬 夫妻共用額度 MORE
  • 法國準備出手限制15歲以下兒童使用社交媒體 MORE
  • 紐西蘭總理提草案:未滿16歲禁用社群媒體 MORE
  • 法國史上最大兒少性侵案:失去記憶的299名被害者,與白色巨塔40年沉默養出的惡魔 MORE

在地新聞

少子化與家庭政策

  • 台灣生育率創新低!連53個月「生不如死」 國外學者:再不生恐在70年內滅絕 MORE
  • 托嬰中心停課家長特休假不夠請 民團籲推「以日為單位」育嬰假 MORE
  • 培養失家兒自立 民團籲政府延長服務至24歲 MORE
  • 台灣同婚六週年:賦權一刻的狂喜、分手後的心碎、「隱婚」的危機和平淡生活中的挑戰 MORE

兒少保護與家暴防治

  • 立院初審兒童托育法 聚焦收出養程序、媒合機構管理 MORE
  • 別被鄉民影響!全台近6萬青少年「曾被網暴」卻2成不求助 醫籲正面應戰 MORE
  • 憂嬰幼兒飲食如廁影像外流 反對托育監管雲上傳連署速達標 MORE

成癮防治

  • 台大為中小學生設計課程 拒毒、防網癮怎麼教? MORE
  • 到底要如何限制?孩童網路成癮看3指數 嚴重恐影響生活 MORE
  • 幣安攜手台、美執法機關 協助破獲大型毒品暗網「隱身市場」 MORE
  • 半數國人「酒精不耐症」易罹癌!台大醫師:3大喝酒錯誤習慣快改掉 MORE
  • 納稅人支付法扶經費 毒品案難拒絕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