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兒少中心 NTU CFRC 2025.02 
第131期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信 託 慈 善 基 金 會 兒 少 暨 家 庭 研 究 中 心 電 子 報

專題報導

CIFA金獎創新家庭方案:賦能特教需求家庭


    亞洲區家庭研究聯盟(Consortium of Institutes on Family in the Asian Region, CIFA)2008年成立,旨在為跨專業人士及機構提供交流專業知識與工作方法的平台,並且積極推動相關研究、培訓與實務經驗交流,共同促進亞洲地區家庭的福祉。臺大中信兒家中心劉光益研究員(臺師大幼家科學系博士生)及沈瓊桃主任(臺大社工系特聘教授) 受邀出席CIFA主辦的2024年亞洲家庭高峰會,並發表本中心雙城計畫的研究成果之一「Parenting styles as predictors of sleep problems among Taiwanese primary school children」,與跨領域的學者及實務工作者交流。


    除了學術研討會以外,CIFA也舉辦和富3A計劃 (Wofoo 3A Project),以嘉許具創意的家庭方案。自2010年至2024年,和富3A計劃已舉辦八屆家庭方案比賽。依照慣例,最近一屆的八強隊伍在2024年亞洲家庭高峰會獲邀出席,與專業人士、學者、政府官員及社會領袖交流知識與經驗,分享推動家庭福祉的心得,並參與決賽。臺大中信兒家中心吳佳芸前執行長很榮幸在本屆比賽中擔任複審評審,沈瓊桃主任(臺大社工系特聘教授)擔任決賽評審。本期電子報將介紹最近一屆榮獲金獎的家庭方案-由「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實施的「賦能特教需求家庭:從傳統復健服務轉向跨專業協作的新典範」方案。


    在香港,傳統的學前特教需求復健服務主要聚焦於兒童的直接訓練,卻忽略了家庭的整體需求。這種做法無形中削弱家長的自我效能,讓他們在育兒過程中感到無力,甚至影響家庭關係的穩定。為改善此現象,該方案致力於從傳統復健模式轉向更全面、以家庭為中心,依據實際需求設計的服務模式,並採用了策略與技能學習發展架構(Strategies and Skill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促進專業人士與家長的跨專業合作,打破各領域各自為政的限制。

 

  該方案的四大目標包括:

  1. 提升家長的育兒技能與量能,強化家庭凝聚力,讓家長更有信心和能力應對親職挑戰。
  2. 改變專業人士的傳統工作模式,促進來自醫療、輔助醫療、社會福利與教育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共同合作,建立一套以需求為導向的特教需求育兒架構。
  3. 透過嚴謹的研究(包含隨機對照試驗)驗證此方案的成效,以推動新典範的轉變。
  4. 在本地與國際間推廣這套方案,促進相關單位的改革,並啟發新一代專業人士拓展視野,改變傳統思維模式。


    在整個改革過程中,該方案提供了系統化的專業培訓、舉辦評估小組、促進跨專業討論,並建立了跨領域的「實務演練家長團體」,讓不同家長與跨領域專家互動。此外,該機構還改變了沿用數十年的個案研討模式,並進行多項學術研究,確保計畫成效。

    該方案已直接幫助超過15,000名特教需求兒童及其家庭,並支援來自15個專業領域的1,000名實務工作者,同時與國際社群建立聯繫。透過分享創新成果與實踐經驗,該方案希望推動學前特教需求復健服務的典範轉變,讓兒童與家庭的整體福祉成為服務的核心。此外,該方案無需額外財務成本,具備高度可複製性與可持續性,能夠廣泛推行。

 

更多精彩的家庭方案請見:

http://cifa-net.org/content.aspx?urlkey=ypSbHx6LgMDGzB3C



新聞集錦

國際新聞

  • 全球首國立法打擊AI性犯罪 英生成兒少性影像最重判5年 MORE
  • 生育率九年來首增 韓為何2024能做到 MORE
  • 嚴加管制社群發言 越南新法受關注 MORE

在地新聞

少子化與家庭政策

  • 少子化浪潮「龍寶比虎寶少」 專家:不是不生、是不婚 MORE
  • 少子化搶招生 頂大申請入學名額達5成 MORE
  • 少子化 高中免試名額18.8萬 創新低 MORE

兒少保護與家暴防治

  • 7成需安置兒少曾遭虐待、忽視 社福團體盼招募700戶寄養家庭 MORE
  • 政院4年投入76億元整合政策強化 預防兒童及少年犯罪 MORE
  • 每年千件兒少行人事故 民團:車輛肇因佔7成 MORE

成癮防治

  • 台灣跟進Instagram青少年帳號 16歲以下自動設為不公開 MORE
  • 台灣高達18%青少年網路成癮!醫示警:青少年刷社群易導致焦慮、失眠 MORE
  • 數位世代的親子關係 如何應對孩子的網路成癮問題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