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快樂的父母,快樂的孩子: 華人社會的婚姻幸福感、教養方式和孩子的行為表現
夫妻之間的婚姻幸福感是打造幸福家庭環境與健康兒童成長的基石。然而,目前在華人社會中關於父母婚姻幸福感、家長教養與子女行為表現之間關係的研究非常有限。
臺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團隊成員黃菁瑜老師(英國基爾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沈瓊桃老師(台大社工系特聘教授/臺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主任)和馮燕老師(台大社工系名譽教授/臺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前主任)等人使用本中心「雙城計畫」的上海和大台北地區共3,258名家長的資料,分析父母婚姻幸福感對孩子行為的影響,以及教養方式在婚姻幸福感與兒童行為之間的中介效果。
此研究結果顯示,大台北地區和上海父母的婚姻幸福感與民主的教養風格呈現正向關聯,與嚴厲的教養風格則呈現負向關聯。也就是說,父母之間的婚姻幸福感越高,越傾向採用民主的教養方式,且越不傾向於採用嚴厲的教養方式。
此外,教養風格是婚姻幸福感與兒童行為表現之間的中介因子。也就是說,婚姻幸福感透過民主或嚴厲的教養風格直接和間接地影響子女的行為,這些子女行為包括社交行為、退縮行為、注意力問題和攻擊行為。婚姻幸福感越高的家長,更可能採取民主的教養方式,這能夠協助孩子正向社交能力的發展。而婚姻幸福感低的家長,越可能以嚴厲教養方式管教孩子,而孩子的退縮行為、注意力問題與攻擊行為問題也越嚴重。
根據這些研究結果看來,華人社會中促進兒童福祉的介入方案應該從親子關係擴展到夫妻之間的關係。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可以促進社會大眾瞭解婚姻幸福感在家庭中的正向作用,特別是婚姻幸福感對孩子正向發展的影響。相關單位還可以協助輔導家長建立和維持高品質的婚姻關係,促進家庭福祉與兒童的健康成長。
研究全文:https://doi.org/10.1111/fare.12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