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三民主義正在統一中國

2017-11-07 17:22:44


薛承泰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組長

2017.11.7 刊登於中時電子報


今年4月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述及兩千年前中國即開始古絲路的開拓,經過歷代努力貫通了亞歐非大陸;到了明朝,更打通了海上絲綢之路,不以船堅炮利來服人,而是以濟弱扶傾的方式來宣揚國威。於是,習近平以「一帶一路」再度啟動跨越時空、貫穿國際的歷史大業,提出「共享經濟」作為全球化2.0的示範,以合作共榮來取代以鄰為壑的全球化1.0。

尤其習近平標榜「文明在開放中發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仿佛回到過去我們台灣所奉行的中華文化「王道」的理念,也頗有孫中山「實業計畫」的影子,甚至更有野心,成為國際版的「實業計畫」!

接著在10月的中共十九大,習近平3個多小時的演說中,再度宣示中國小康願景即將實現,對台灣,他除了在剛性面提出「六個任何」,也在柔性面中提出「尊重台灣現有的社會制度和台灣同胞生活方式」。想必是在「大一統」的思維中,對於這個「三民主義模範省」仍存有些憧憬。

不論他是否意圖迷惑世人、包藏禍心,而現實上,他不僅確立了領導地位,也立下了中國未來發展的方向,也贏得國際社會的信任,甚至不少人認為習式風格比美式領導更具可行,更能接受!莫怪乎美國時代雜誌亞洲版最新一期(11月13日)封面,以英文及簡體中文同時寫上「中國贏了」與China won;甚至撰稿人布雷默還預告中國的超越,以「美國第二?」稱之!

回想民國68年12月,蔣經國在國民黨四中全會發表「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述及「…如今問題擺在眼前,中國人過著兩種不同制度的生活方式,要中國人本著良知來做選擇,究竟統一在共產主義還是統一在三民主義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下,才能使中國富強?才能使中國人幸福?」當時的背景,大陸經過大躍進與文革,民不聊生餓殍遍野,大好河山竟成窮山惡水;而台灣推動十大建設一一上路,走向現代化與開放之路!沒想到,近40年過去了,「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還真的接近了,只是主導權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君不見,三民主義中的民族與民生,在對岸出現了跳躍式的進步;在民權方面,雖然我們認為中共「極權」本質未變,然而,西方民主國家們已在關注,習近平嘗試打造的中國式「民權」,是否是另一選擇?無論如何,「三民主義」對岸正實踐其中的三分之二!相形之下,台灣近年已不太談「三民主義」,更不用說這個模範生還是否能擔當?

11月7日,對台灣大部分人來說,似乎是很平常的一天,而位於外島的金馬地區隆重地紀念解嚴25周年。金門曾是「古寧頭戰役」與「八二三砲戰」的主戰場,我方的勝利決定了兩岸的分治,也就是「三民主義」與「共產主義」兩個不同制度,而台灣成為了「三民主義模範省」,金門則是「模範縣」。至於馬祖是東海上的一串明珠,圍堵著閩江口,守護著台灣北疆一甲子,土地面積大過於吐瓦魯,可是三民主義的信徒卻未被當作「親人」對待。

台灣雖比金馬地區早5年解嚴,至今仍有不少人對於戒嚴時期無法釋懷心中的怒與恨。近來因蔣介石日記的解密,有助於大家對於1949年那段歷史的認識,對於強人政治在歷史框架中的運作也會有較深的感觸。但筆者認為,隨著時間飄逝,人們的記憶會越來越模糊而趨於選擇性的定型,「轉型正義」若在此基礎下,恐怕會變成「轉型爭議」!反觀經過戰亂的人,由於刻骨銘心而更懂得珍惜,也更了解,正義是不會創造新的受難,也不會消費前人的苦難,而是結束歷史的災難!

(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教授)


文章出處: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1107005741-262105#

 

點關鍵字看更多相關文章:


#三民主義